郡侯遣骑至山中馈名酝辄呈长句用黄宰韵

山南山北雨生寒,竹树风烟苍莽间。

青壁倚天元未见,白衣送酒故相关。

共追莲社公应许,稳上篮舆我欲还。

后日重来拚一月,细扶藜杖觅孱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雨后的景象,以及与郡侯交往的温馨情谊。首联“山南山北雨生寒,竹树风烟苍莽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中雨后清冷而苍茫的景色,雨滴落在山林之间,增添了几分寒意,竹树在风中摇曳,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青壁倚天元未见,白衣送酒故相关”转而描写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青色的峭壁仿佛直插云霄,却未曾亲眼得见,而白衣代表的郡侯则送来美酒,这种情感上的交流与自然界的美景相映成趣,增添了诗中的温情与雅致。

颈联“共追莲社公应许,稳上篮舆我欲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寻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与支持,同时流露出诗人想要归隐或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通过乘坐篮舆(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稳稳地返回,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尾联“后日重来拚一月,细扶藜杖觅孱颜”则预示着诗人对未来再次造访此地的期待,愿意花费一个月的时间,细细探索山中的美景,甚至不惜借助藜杖(一种拐杖)来克服可能的困难,显示出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与相互理解,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去年正月三日雪霁入昭亭访应庵如庵二老今年在临川追怀昔游用寄卐庵韵

蹇驴冲雪度松林,齧石溪流有令音。

旋摘白云濡燥吻,更参黄檗印初心。

岚开复岭云千叠,冻合浮图玉数寻。

一梦经年归去好,宦情全薄此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卐庵自东林欲还蜀某以报恩招之大人赋诗劝请再次韵

忆携拄杖过东林,掣电奔雷听法音。

青壁倚天元满眼,白云出岫本无心。

峨眉江崄公无度,法眼泉清我欲寻。

手种庭前柏树子,孤根应比乡来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用韵简天童应庵

敬亭松竹古丛林,二老风流旧赏音。

楼阁长开太平象,钟鱼能洗祖师心。

别来黄鹄还千里,盟在白鸥当再寻。

却忆西堂大言客,只今高坐海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奉陪宣守任史君谒昭亭神祠(其一)

缓驱千骑出朝京,唤得春回眼界青。

旗脚灵风来庙步,马蹄山雪过昭亭。

极知太守怀忠款,端为君王荐德馨。

惭愧去年冬十月,军书彻夜听鸣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