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术

在昔贤君子,存心每欲仁。

求端从有术,及物岂无因。

恻隐来何自,虚明觉处真。

扩充从此念,福泽遍斯民。

入井仓皇际,牵牛觳觫辰。

向来看楚越,今日备吾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名为《仁术》,通过诗文表达了对古代贤德君子追求仁爱之心的赞美与推崇。

首句“在昔贤君子,存心每欲仁”,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将目光投向了古代那些心怀仁慈的君子,他们内心深处始终渴望着行仁之事。接下来,“求端从有术,及物岂无因”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这些君子是如何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去实践仁爱的,他们的行为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深思熟虑的结果。

“恻隐来何自,虚明觉处真”则揭示了仁爱的源泉,它源自于内心的同情与理解,是通过心灵的光明与清晰认识到事物本质后自然流露的情感。最后,“扩充从此念,福泽遍斯民”强调了仁爱思想的扩展与传播,它能够惠及广大民众,带来福祉。

后半部分“入井仓皇际,牵牛觳觫辰”描绘了古代仁者在紧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救助他人的情景,体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接着,“向来看楚越,今日备吾身”则以历史的视角回顾过去,指出仁者的行为超越了地域界限,如今这种精神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普遍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仁术》一诗通过对古代仁德君子事迹的赞颂,强调了仁爱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朱熹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闻善决江河

大舜深山日,灵襟保太和。

一言分善利,万里决江河。

可欲非由外,惟聪不在它。

勇如争赴壑,进岂待盈科。

学海功难并,防川患益多。

何人亲祖述,耳顺肯同波。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仰思二首(其一)

公德明光万世师,从容酬酢更何疑。

当年不合知何事,清夜端居独仰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仰思二首(其二)

圣贤事业理难同,僭作新题欲自攻。

王事兼施吾岂敢,傥容思勉议成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困学二首(其一)

旧喜安心苦觅心,捐书绝学费追寻。

困衡此日安无地,始觉从前枉寸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