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赠妓

鹦鹉杯寒玉漏分,兰膏斜映石榴裙。

歌残白苧人何处,肠断荆台梦里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宴席间赠与歌妓的深情场景,充满了哀愁与怀念的氛围。

首句“鹦鹉杯寒玉漏分”,以“鹦鹉杯”这一华美的酒器,以及“玉漏分”这一时间流逝的象征,营造出宴席上的静谧与时光的流转,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次句“兰膏斜映石榴裙”,通过“兰膏”这一古代女子化妆用品的使用,以及“石榴裙”这一鲜艳服饰的描述,展现了歌妓的美丽与风情,同时也暗示了她们生活的奢华与短暂。

第三句“歌残白苧人何处”,在“歌残”之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歌声的消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而“白苧人何处”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怀念的对象已经不在身边,增添了一种失落感。

最后一句“肠断荆台梦里云”,以“肠断”直接表达了情感的极度悲伤,而“荆台梦里云”则运用了梦境的意象,既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离别的无奈与痛苦。整个句子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与思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宴席上赠与歌妓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离别的哀愁,情感深沉而动人。

收录诗词(2)

褚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阳前一日叶已畦招集横山用昌黎醉赠张秘书韵

风高山色爽,渺渺离鸿闻。

磊落横山主,宛若云中君。

托迹横山下,海内称能文。

僶俛天地间,富贵比浮云。

缃帙无髣髴,翰墨有馀芬。

浩浩木石居,悠悠麋鹿群。

但求古人合,不觉世事分。

肥蕨颇可食,浊醪亦可醺。

瞻彼万仞冈,郁郁多氤氲。

造化岂终极,人生安足云。

文章亦经史,薄俗徒纷纷。

剪葵烹九月,滋味美于荤。

东篱黄菊秀,赋得碧罗裙。

秋气尚馀煖,巧簧惟乱蚊。

良友贵责善,孰辨犹与薰。

好学须好古,五典兼三坟。

古人不偶世,莘渭且耕耘。

身立庙堂上,竹帛列奇勋。

共酌横山酒,横山日已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渔父词

烟匝桃花雨翕翕,上滩下滩水何急。

白头渔父过滩去,锐头船子冲烟入。

挺叉着鱼好身手,大鱼泼刺小鱼泣。

咫尺波涛倘相失,一朝俎醢嗟何及。

渔父得鱼向南市,归来买酒船头立。

烟寒雨细春可怜,桃花红重蓑衣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鹦鹉词饮客子湖楼作

祢衡点笔题鹦鹉,蚁视王侯挝羯鼓。

我亦天涯淡荡人,古来何地无黄祖。

鹦鹉湖,鹦鹉楼,沈郎才调尽风流。

重阳不雨菊花好,况有琼杯消百忧。

人生一度几盈缺,昔向东吴走西越。

读书万卷济何事,满眼干戈羞白发。

君不见楼前湖水知我心,起立苍茫望秋月。

形式: 古风

匡庐歌送沈南疑

君不见匡庐秀色九江口,遥挹江烟碧于柳。

昔者匡生读书至此小结庐,此山遂为匡生有。

西庄沈南疑,雅能读书颇好奇。

自言欲向匡庐去,把酒苦索匡庐诗。

老夫乃是樵云客,爱向名山弄泉石。

写将长句赠南疑,留置金泥斸青壁。

虎溪桥上薰风微,绿阴四合黄莺飞。

已知白社无人迹,君若看云君早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