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聿康回自神兮,彼天折其柱。
维民彝俶乱兮,畴日监而在兹。
乃维其斁,乃安其度。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张孟兼的《补牛尾八阕乐歌辞》之五,名为“敬天常”。它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人与天的关系,以及道德与秩序的重要性。
首句“聿康回自神兮,彼天折其柱”,描绘了天地间某种不和谐的状态,仿佛神灵在回望时发现天柱折断,暗示了自然秩序的破坏。接着,“维民彝俶乱兮,畴日监而在兹”则指出是人类的行为导致了这种混乱,昔日的监督者如今却在其中迷失或失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类社会的道德和秩序比作支撑天地的柱子,强调了它们对于维持世界平衡的重要性。
“乃维其斁,乃安其度。”这两句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担忧,指出如果道德败坏,那么人们就失去了行为的准则,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动荡不安之中。诗人通过这几句,呼吁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维护社会秩序,以期达到“敬天常”的目的,即敬畏自然规律,遵循道德法则,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对道德沦丧、秩序混乱的忧虑,以及对恢复传统道德观念、重建社会秩序的渴望。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蕴含着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不详
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书成,授国子学录,历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尝告太祖,孟兼文章,仅次于宋濂及基。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惩治奸猾,令相牵引,每事辄株连数十人,吏民皆畏。擢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吴印系僧人还俗,孟兼轻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杀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若掘大象兮,调太鸿。乘精拱默兮,耳目内通。
维率九寰以承流兮,顺轨从。
风亮天工兮,一人斯隆。
彼奠而靡隳兮惟厚。
取财而勿匮兮,惟百耕者馀饩宿陇首。
俾我不武,法其阴德。
眷群生,气莫阏。芸万百,一何轕。应不求兮,聚必夺。
绍物开智兮,一物胥达。
弱龄抱高尚,雅志在丘园。
胡为坐维絷,偪侧城府间。
穷年守铅椠,严程如作官。
日晏甫朝食,冬裘春不完。
达生贵适意,讵敢求晏安。
永怀沮溺徒,躬耕非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