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昙华赠送给杰侍者的送别之作。首联“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表达了对杰侍者深谙佛法、悟性高超的赞赏,"大彻"指彻底领悟,"投机"暗指他能迅速把握佛法精要,"当阳廓顶门"则比喻他的智慧如同阳光普照,直指人心。
颔联“相从今四载,徵诘洞无痕”回顾了两人四年的共同修行时光,"徵诘"即问答,"洞无痕"形容杰侍者的见解深刻且不留痕迹,显示其在佛法上的深厚造诣。
颈联“虽未付钵袋,气宇吞乾坤”进一步赞美杰侍者的非凡气质,"未付钵袋"意味着他尚未正式受戒出家,但其胸怀壮志如同天地般广大。
尾联“却把正法眼,唤作破沙盆”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佛法的理解,"正法眼"象征佛法真谛,"破沙盆"则借指世俗之见,暗示杰侍者能超越凡尘,看透事物本质。
最后,诗人提醒杰侍者此次返乡应谨慎行事,“切忌便垛根”,意为避免执着于过往,保持一颗清明之心。并表示自己还有未尽的教诲,期待杰侍者归来后遵循。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含深意,既表达了对杰侍者的敬仰和祝福,也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与悟性的修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