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杰侍者还乡

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

相从今四载,徵诘洞无痕。

虽未付钵袋,气宇吞乾坤。

却把正法眼,唤作破沙盆。

此行将省觐,切忌便垛根。

吾有末后著,待归要汝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昙华赠送给杰侍者的送别之作。首联“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表达了对杰侍者深谙佛法、悟性高超的赞赏,"大彻"指彻底领悟,"投机"暗指他能迅速把握佛法精要,"当阳廓顶门"则比喻他的智慧如同阳光普照,直指人心。

颔联“相从今四载,徵诘洞无痕”回顾了两人四年的共同修行时光,"徵诘"即问答,"洞无痕"形容杰侍者的见解深刻且不留痕迹,显示其在佛法上的深厚造诣。

颈联“虽未付钵袋,气宇吞乾坤”进一步赞美杰侍者的非凡气质,"未付钵袋"意味着他尚未正式受戒出家,但其胸怀壮志如同天地般广大。

尾联“却把正法眼,唤作破沙盆”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佛法的理解,"正法眼"象征佛法真谛,"破沙盆"则借指世俗之见,暗示杰侍者能超越凡尘,看透事物本质。

最后,诗人提醒杰侍者此次返乡应谨慎行事,“切忌便垛根”,意为避免执着于过往,保持一颗清明之心。并表示自己还有未尽的教诲,期待杰侍者归来后遵循。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含深意,既表达了对杰侍者的敬仰和祝福,也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与悟性的修行理念。

收录诗词(132)

释昙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徐伯寿求赞

大海波涛阔,千峰气象雄。

当头俱坐断,直下展家风。

一喝分宾主,三玄辨正宗。

其馀都莫问,今古有盲聋。

形式:

积善普长老请赞

天台南,石桥北,观音寺里有弥勒。

顶门瞎却摩醯眼,肘后风雷轰霹雳。

形式:

莞山净明庵小参示众

三十三州七十僧,驴腮马颔得人憎。

诸方若具罗笼手,今日无因到净明。

形式: 七言绝句

莲道人自写像求赞

凌行婆,莲道者。一个患聋,一个患哑。

聋者善听,哑者能话。堪笑堪悲,可知礼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