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其四)

声名空自落人间,要是龙鳞不可攀。

春水白鸥多载酒,夕阳黄犊饱看山。

老吾于传懒成癖,之子有诗忙是閒。

四海流传如见问,为言飞鸟倦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名声在人间徒然飘落,就像龙鳞高不可攀。
春天的江水里白鸥载着美酒,夕阳下小牛满足地欣赏着山景。
我年老后对著传记懒得再写,而你却因诗歌忙碌中感到悠闲。
我的作品若是流传到四海,就请告诉那些询问的人,如同倦飞的鸟儿终会归巢。

注释

空自:白白地,徒然。
龙鳞:比喻难以达到的高位或目标。
春水:春天的江河。
黄犊:刚出生不久的小牛。
懒成癖:形容极度厌倦,以至于成为一种习惯。
之子:这个人,指诗人自己。
飞鸟倦知还:比喻在外游子最终会回归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山行》。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以及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声名空自落人间,要是龙鳞不可攀。"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声名利禄的看法,认为这些东西虽然在世间传播,但真正追求它们的人却难以达到,就像龙鳞般高不可攀。

接下来的"春水白鸥多载酒,夕阳黄犊饱看山。" 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相处和情感交流。在这个画面中,诗人似乎借助自然之美来陶醉自己,将心灵深处的忧愁也随着春水流向远方。

"老吾于传懒成癖,之子有诗忙是閒。"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学追求。他年岁渐长,对世俗的传统已经感到厌倦,而他的儿子则热衷于诗词的创作,这也许是诗人对于自己后代的一种期望。

最后,"四海流传如见问,为言飞鸟倦知还。"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作品广泛流传,即便是远方的人们也能通过他的诗歌了解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像飞鸟一样来去匆匆的世间纷扰感到疲惫,不愿再过多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山行》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淡泊明志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是一篇融合了哲理思考和艺术表现的佳作。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山行(其二)

亦笑吾身立两间,古人辙迹渺难攀。

斯文在昔豹窥管,吾力不量虻负山。

有识共知方寸好,无求方得几多閒。

一春大欠渠诗在,准拟晴时到处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山行(其一)

亦爱卢仝屋数间,野猿皋鹤共跻攀。

才登楼见一溪月,不出门行十里山。

有兴自携残藁醉,无人得似老夫閒。

樵青莫掩柴扉路,留与春风作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山行

野鹤相将拄杖前,倚松穿竹各欣然。

山行一匝又一日,云作四邻今四年。

名教之中元有地,吾心以外别无天。

平生老仆犹疑我,不是凡夫不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行(其一)

岁晚谁同涧谷槃,一牛呼犊野烟寒。

村如有雪荞花白,山未著霜桐叶丹。

是处丰登茅店酒,老夫閒散竹皮冠。

醉归更草郊居赋,传与诗人作画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