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声名空自落人间,要是龙鳞不可攀。
春水白鸥多载酒,夕阳黄犊饱看山。
老吾于传懒成癖,之子有诗忙是閒。
四海流传如见问,为言飞鸟倦知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山行》。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以及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声名空自落人间,要是龙鳞不可攀。"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声名利禄的看法,认为这些东西虽然在世间传播,但真正追求它们的人却难以达到,就像龙鳞般高不可攀。
接下来的"春水白鸥多载酒,夕阳黄犊饱看山。" 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相处和情感交流。在这个画面中,诗人似乎借助自然之美来陶醉自己,将心灵深处的忧愁也随着春水流向远方。
"老吾于传懒成癖,之子有诗忙是閒。"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学追求。他年岁渐长,对世俗的传统已经感到厌倦,而他的儿子则热衷于诗词的创作,这也许是诗人对于自己后代的一种期望。
最后,"四海流传如见问,为言飞鸟倦知还。"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作品广泛流传,即便是远方的人们也能通过他的诗歌了解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像飞鸟一样来去匆匆的世间纷扰感到疲惫,不愿再过多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山行》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淡泊明志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是一篇融合了哲理思考和艺术表现的佳作。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亦笑吾身立两间,古人辙迹渺难攀。
斯文在昔豹窥管,吾力不量虻负山。
有识共知方寸好,无求方得几多閒。
一春大欠渠诗在,准拟晴时到处还。
亦爱卢仝屋数间,野猿皋鹤共跻攀。
才登楼见一溪月,不出门行十里山。
有兴自携残藁醉,无人得似老夫閒。
樵青莫掩柴扉路,留与春风作往还。
野鹤相将拄杖前,倚松穿竹各欣然。
山行一匝又一日,云作四邻今四年。
名教之中元有地,吾心以外别无天。
平生老仆犹疑我,不是凡夫不是仙。
岁晚谁同涧谷槃,一牛呼犊野烟寒。
村如有雪荞花白,山未著霜桐叶丹。
是处丰登茅店酒,老夫閒散竹皮冠。
醉归更草郊居赋,传与诗人作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