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何正的《春草》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哀愁。
首句“春来无处不芳菲”,开篇即点明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处处皆是芬芳之气,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色透湘帘好染衣”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春色比作能透过湘帘染上衣物的颜色,形象地描绘出春色的浓郁与诱人。
“南浦暝烟凫鸟没,曲江寒雨鹧鸪飞”两句,通过南浦和曲江两个地点的描写,展现了春日傍晚的宁静与凄美。南浦烟雾弥漫,凫鸟隐没于烟波之中;曲江则在寒雨中,鹧鸪飞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高人有意怜新绿,游子无心恋旧归”两句,对比高人对新生事物的喜爱与游子对过往的淡漠,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高人欣赏着春天的新绿,而游子却无意于返回过去的生活,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最后,“淮海年年空入望,六朝王业竟成非!”以历史的兴衰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淮海每年都会被人们遥望,但六朝的王业最终未能延续,暗含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惋惜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