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庐岳鉴上人

岳寺栖瓶锡,常人亲亦难。

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

烘壁茶烟暗,填沟木叶乾。

昔年皆礼谒,频到碧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在山寺中居住,僧人持锡瓶为生,寻常人亲近都觉不易。
身患疾病,他穿着厚重的青色僧袍,夜晚剃去白须,感到寒冷。
炉火烤热墙壁,茶香在暗淡的烟雾中弥漫,落叶堆积在沟渠,已变得干燥。
回忆过去,他曾多次礼貌地拜谒,常常来到这云雾缭绕的高处。

注释

岳寺:山寺。
栖:居住。
瓶锡:锡瓶(僧人携带的容器)。
常人:普通人。
亲亦难:亲近也困难。
病披:病中穿着。
青衲:青色僧袍。
重:厚重。
晚剃:夜晚剃须。
白髭:白须。
寒:寒冷。
烘壁:烘热墙壁。
茶烟:煮茶产生的烟雾。
暗:暗淡。
填沟木叶:堆积在沟渠的落叶。
乾:干燥。
昔年:过去。
皆:都。
礼谒:礼貌拜谒。
碧云端:云雾缭绕的高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佛教僧侣生活的观察与感受。"岳寺栖瓶锡,常人亲亦难"表达了山中寺庙僧人的清贫孤寂,他们使用的瓶锡(古代煮食用的器具)都显得十分简陋,不是平常人容易亲近的生活状态。

"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则写出了老僧的艰辛与孤独。他们即使生病,也只能披着厚重的青色僧衣,晚年剃发时连白色的胡须都感受到寒冷。

"烘壁茶烟暗,填沟木叶乾"是对寺庙中简单生活的一种描绘。僧人们靠近墙壁煮茶,茶烟在室内弥漫而又显得有些昏暗;他们还要用干枯的树叶来填补道路上的沟壑。

最后两句"昔年皆礼谒,频到碧云端"表达了诗人过去常去拜访僧人的情景,那时他经常攀登到那座远离尘世、云雾缭绕的山峰之巅。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淡泊明志的出世修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理解与尊重。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寄黄鹗秀才

长忆狂游日,惜春心恰同。

预愁花片落,不遣酒壶空。

草软眠难舍,莺娇听莫穷。

如今千里隔,骚首对秋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赠致仕沈彬郎中

鹤氅换朝服,逍遥云水乡。

有时乘一叶,载酒入三湘。

尘梦年来息,诗魔老亦狂。

莼羹与鲈鲙,秋兴最宜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得故人消息

多难分离久,相思每泪垂。

梦归残月晓,信到落花时。

未必乖良会,何当有后期。

那堪楼上望,烟水接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悼亡

巷深芳草细,门静绿杨低。

室迩人何处,花残月又西。

武陵期已负,巫峡梦终迷。

独立销魂久,双双好鸟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