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自古人生就有死,谁能长寿命不亡?
竟有不死也不老,命活万岁也平常。
赤泉之水供我饮,员丘之树我当粮。
日月星辰同我游,哪能很快把命丧!

注释

灵长:与神灵一般长久。
方:当。
三辰:指日、月、星。
考:老。
渠:同“遽”,忽然。

鉴赏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中的第八首,属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抒情体裁。诗人通过对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和长生不老之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超脱尘世及追求永恒生命价值的向往。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开篇即提出一个哲学问题,指出历史上虽然有许多人追求长生不老,但实际上谁又能真正做到呢?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思考基调。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这里描绘了一种理想状态,即仙人能够超越生死,永远保持年轻和活力,就像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逝的岁月一样平凡无奇。这两句强化了对长生的渴望。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赤泉与员丘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都是长生不老之物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如果能得到这些仙境中的美好事物,将会获得永恒的生命和丰富的精神食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三辰指的是日、月、星,古人认为它们能够影响人的命运。诗人想象自己与这些宇宙之光同游,这样一来,寿命将长得无法计算,就像永恒的大海一样深不可测。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生活的幻想和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和超脱红尘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