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这两句诗是张九龄在唐代创作的,名为《赋得自君之出矣》。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去亲友的深切思念和难以排遣的情感。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哀愁情怀。诗中的“我”在亲友离开之后,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不复理残机" 表示一种无心再关注身边事物的心境,反映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这两句则用了天上的明月来比喻对亲友的思念,如同一轮逐渐亏去的满月,每个夜晚都在减少其光芒。这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亲友深切而不断减弱的思念,也隐含了一种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常感。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捕捉了离别时的情感波动,以及随着时间推移,那份思念如何渐渐淡去。张九龄在此展示了他驾驭七言律诗的技巧,同时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
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欲使传消息,空书意不任。
寄君明月镜,偏照故人心。
明月照秋叶,西风响夜砧。
彊言徒自乱,往事不堪寻。
坐对银釭晓,停留玉箸痕。
君门常不见,无处谢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