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上人草书歌

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

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

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

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

连拂数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

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豪发。

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

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

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

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

所恨时人多笑声,唯知贱实翻贵名。

观尔向来三五字,颠奇何谢张先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鲁收的《怀素上人草书歌》,是一首颂扬草圣张旭(字子厚,号素上)草书艺术的诗篇。全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张旭草书的雄浑与变化,以及他在创作时的神态和情感状态。

“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开篇即赞美文人运笔如神,使墨色更加丰富深沉,显示出作者对张旭艺术造诣的高度评价。

“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诗人认为张旭在各种技艺上都十分精通,而在草书方面,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接下来的几句:“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描绘了张旭在醉酒后挥洒自如、笔力雄健的画面,其草书作品犹如天际云海中龙蛇腾跃,充满生机与动感。

“连拂数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诗人赞美张旭的草书,一气呵成,不仅笔力连绵不断,而且在笔触之间蕴含着自然界中藤蔓缠结、枝叶交错的奇妙景象。

“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豪发。”诗人还描写了张旭草书中的变化无常,有时笔锋如惊涛巨浪,有时又似断续之声,使观者目不转睛。

“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旭技艺的推崇,认为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已经超越常人,可以大笑而谈,其笔法如同古代圣人羲之布阵般自如。

“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诗中还透露出张旭创作时的激情与忘我,以及他在作品完成后仍余韵未尽、情感迸发的情景。

“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这两句表达了对张旭草书艺术超凡脱俗,宛如有神灵相助的赞美,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对作品完成度的高度肯定。

最后几句:“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所恨时人多笑声,唯知贱实翻贵名。”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即张旭在世时并未得到应有的尊崇和理解,只有后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他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张旭草书艺术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位书法宗师的深刻理解和极高评价。

收录诗词(1)

鲁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征人

凄凄北风吹鸳被,娟娟西月生蛾眉。

谁知独夜相思处,泪滴寒塘蕙草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怀远

隙尘何微微,朝夕通其辉。

人生各有托,君去独不归。

青林有蝉响,赤日无鸟飞。

裴回东南望,双泪空沾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峡中即事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

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

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昙一师歌

昙一师,解毗尼。大聪明,更无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