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云槎》描绘了昆崙源头的壮丽景象和对远方探索的向往。首句“昆崙河源不易穷”展现了昆仑河源的深邃与神秘,暗示着探索的无尽可能。次句“灵槎万里待秋风”运用神话中的“灵槎”(传说中能往来天地的木筏),表达了诗人期待乘风破浪,踏上遥远旅程的愿望。
第三句“载云欲问成都卜”,诗人设想自己带着云气去成都占卜未知的未来,显示出对命运的好奇和对知识的追求。第四句“持节知成博望功”借用了西汉张骞持节出使西域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志向高远,希望能像博望侯一样建功立业。
第五、六句“既犯星辰上天汉,盍为霖雨佐年丰”进一步深化了探索的主题,诗人想象自己如同星辰般超越凡尘,希望能够带来丰沛的雨水,泽被苍生,寓意着对社会福祉的关怀。
最后两句“如何旅泊严陵里,只挂诗囊与钓筒?”以反问收尾,诗人感叹自己身处严陵(严子陵,东汉隐士)之地,虽然拥有才情,却只能寄托于诗囊和钓筒,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淡淡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追求知识、渴望建功立业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些许不得志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