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十八)

吾家多有田,不善广平王。

有钱怕不用,身死留何益?

承闻七七斋,暂施鬼来吃。

永别生时盘,酒食无踪迹。

配罪剔受苦,隔命绝相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其十八)》。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著称,此诗亦体现了他的风格。

诗中通过描述一个家庭因贪财而忽视了对亲人的关爱,最终导致亲人离世后,留下的财富无法享用,反而成为负担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财富意义的反思。诗中的“吾家多有田”暗示了家庭的富裕,“不善广平王”则暗指主人过于贪婪,未能妥善处理财富与亲情的关系。“有钱怕不用,身死留何益?”这两句直击主题,强调了财富在人死后无法带走,反而可能成为累赘的观点。

“承闻七七斋,暂施鬼来吃。”描述了在亲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祭祀亡灵而举行斋祭,但这些仪式对于死者来说并无实际意义,只是活着的人的一种心理安慰。“永别生时盘,酒食无踪迹。”进一步强调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物质享受的断绝,以及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祭奠。

“配罪剔受苦,隔命绝相觅。”这两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生死界限的感慨,暗示了人在世时应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不应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满足和人际关系的维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真谛,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忘记亲情与精神的富足,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十九)

借贷不交通,有酒深藏善。

有钱怕人知,眷属相轻薄。

身入黄泉下,他吃他人著。

破除不由你,用尽遮他莫。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二十)

道士头侧方,浑甚总著黄。

无心礼拜佛,恒贵天尊堂。

三教同一体,徒自浪褒扬。

一被沾贤圣,无弱亦无强。

莫为分别相,师僧自设长。

同尊佛道教,凡恪送衣裳。

粮食逢医药,垂死续命汤。

敕取一生活,应报上天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诗并序(其二十一)

观内有妇人,号名是女官。

各各服梳畋,悉带芙蓉冠。

长裙并金色,横披黄儭单。

朝朝步虚赞,道声数千般。

贫无巡门乞,得谷相共餐。

常住无贮积,铛釜当房安。

眷属王侵苦,衣食远求难。

出无夫婿见,病困绝人看。

乞就生缘活,交即免饥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诗并序(其二十二)

道人头兀雷,例头肥特肚。

本是俗家人,出身胜地立。

饮食哺盂中,衣裳架上出。

每日趁斋家,即礼七拜佛。

饱吃更索钱,低头著门出。

手把数珠行,开肚元无物。

生平未必识,独养肥没忽。

虫蛇能报恩,人子何处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