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攀龙在郡斋中与舍人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情感和自然景色的交融。
首联“汉臣春散建章宫,此地相逢叹转蓬”,以“汉臣”自比,暗示自己如同汉朝的官员,在春天的季节里,与友人在建章宫(这里借指郡斋)相遇,感叹自己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
颔联“落日开樽漳水上,清秋拥节太行东”,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人们在漳水边开樽饮酒的画面,以及清秋时节,众人聚集在太行山东部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展现了聚会的温馨与自然的美丽。
颈联“微官愧我潘生拙,作赋多君楚调工”,将自己与潘岳(字安仁,晋代文学家)相比,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谦逊,同时也赞美了舍人的文采,说他擅长作赋,如同楚辞的风格。这一对比既体现了对友人才华的欣赏,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不足的自省。
尾联“朋好即今三署满,故人犹滞右扶风”,指出此时与自己一同聚会的朋友已经遍布各个官署,而老朋友却还滞留在右扶风(地名),表达了对朋友间聚少离多的感慨,以及对老友处境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时光、友情和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