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夜成》由清代诗人谭嗣同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静思的画面。
首联“苦月霜林微有阴,灯寒欲雪夜钟深”,以“苦月”、“霜林”、“灯寒”、“欲雪”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冷、幽静的夜晚氛围,月色惨淡,霜林微暗,灯光昏黄,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与寂静,夜钟声悠长而深沉,增添了夜晚的肃穆感。
颔联“此时危坐管宁榻,抱膝乃为梁父吟”,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管宁的榻上,怀抱双膝,吟诵着《梁父吟》,这是一首表达隐士情怀和对世事的感慨之作。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
颈联“斗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表达了诗人面对天下大事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名山大川、风雨变迁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其远大的理想与深厚的情感。
尾联“摊书兀兀了无睡,起听五更孤角沉”,写出了诗人深夜不眠,摊开书籍,兀自思考,直到听到五更时分孤独的号角声渐渐沉寂。这一场景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