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录曲轮囷儿似痴,春风花鸟自忘机。
年来老大浑无用,一任丛林鼓是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贤侍者"的人物,被称作"木翁",他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如同孩童般纯真而痴迷。他与春风花鸟为伴,仿佛忘记了世俗的机心和纷争。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感慨自己年事已高,觉得一切皆成过往,已经无欲无求,任由外界的丛林(可能暗指僧侣间的纷扰)去争论对错,他选择超脱于外,保持内心的平静。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石壁千寻势崄巇,下临寒玉浸蟾辉。
古今多少凭阑者,亲见干将到底稀。
堂前绿柳堂后槐,九夏轩窗清荫佳。
饮酒哦诗不解事,恬然飞爽游无怀。
南宗北祖争衣处,雨洗风磨石尚新。
灵迹岂知千载后,丛林犹有昔时人。
大包才剖碍人间,日炙风吹转放顽。
见说听经曾肯首,更须来透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