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

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人间举眼尽堪悲,独在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

红房紫莟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虞美人,她的姿态丰盈情感深远,温婉真诚。
与你同乘一车,陪伴在你的身边,后宫嫔妃都黯然失色。
四周响起楚歌,形势逆转,局势动荡。
夜晚听到马鸣,清晨却无踪影,她的美丽如秋霜般凄凉。
汉朝的离宫有三十六座,悠扬的歌声和乐曲回荡其中。
世间万物皆可悲,她独自在阴暗山崖搭建茅屋。
美人已化为尘土,连草木都饱含哀愁。
红色和紫色的花朵四处可见,听曲调高低起伏,似有所求。
广阔的天空覆盖着漫长的路,如今的人耕种,过去的人已成尘土。
虞姬啊虞姬,我该如何面对,再也见不到你的玉颜,只剩空寂的死亡之地。

注释

态浓意远:姿态丰盈,情感深远。
淑且真:温婉真诚。
粉黛:嫔妃。
形势反苍黄:局势动荡。
蛾眉:女子美丽的眉毛。
离宫:皇家宫殿。
缓歌慢舞:悠扬的歌声和舞蹈。
阴崖:阴暗的山崖。
红房紫莟:红色和紫色的花朵。
犁田:耕田。
奈若何:怎么办,如何应对。
玉颜:美丽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性在宫廷中的孤独与哀愁。"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一句,便设定了整个诗篇的基调,展示了这位美人的高贵和内心的情感深邃。随后的"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则表明她在皇帝身边,其他嫔妃相比之下失去了光彩。

接下来的"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可能暗示了一种萧瑟的秋景,或是战争的氛围,使得美人的情绪更加低沉。夜晚听闻马嘶声而无法见到行迹,以及"蛾眉萧飒如秋霜"则形象地描绘了她的眉宇之间流露出的哀愁。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一句中,"汉家离宫"可能指的是某个遥远的皇家别苑,而"缓歌慢舞"则表现了美人在这孤寂之地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宣泄。诗中的"人间举眼尽堪悲,独在阴崖结茅屋"更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孤独。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美人命运的感慨。最后的"红房紫莟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可能是在描绘宫中的景象,而"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则引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轮回。

最终的"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是对美人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她命运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美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悲剧。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句(其十一)

萧萧抟黍声中日,漠漠舂锄影外天。

形式: 押[先]韵

雪底黄精与不疏。

形式: 押[鱼]韵

句(其四)

隐几先生未忘物,葛陂犹问化龙身。

形式: 押[真]韵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玄三叹有一音。

形式: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