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隐几先生未忘物,葛陂犹问化龙身。
此诗句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之手,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转化之美的独特感悟。其中“隐几先生”指的是唐代高僧怀让,他以修炼丹药闻名,据传其养了一只能变化为龙的小动物,因而有“化龙身”的美谈。
诗句中,“未忘物”表明王安石对古人逸事的记忆犹新,并且对那些奇异的自然现象和神话故事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葛陂犹问”则是说人们至今还在谈论怀让先生养龙的事迹,显示出民间对于这类超自然事件的持续关注。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古人神奇故事的追忆,展现了王安石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心态,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社会中,对道教修炼和仙境追求的普遍兴趣。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玄三叹有一音。
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
夕阳到处花偏暖。
哀俗易高名已振,途险难尽学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