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礼成中岳陈金册,祥报卿云冠玉峰。
轻未透林疑待凤,细非行雨讵从龙。
卷风变彩霏微薄,照日笼光映隐重。
还入九霄成沆瀣,夕岚生处鹤归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庆云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祥瑞之气的喜悦和赞美。全诗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语言优美,意境辉煌。
首句“礼成中岳陈金册”以金册比喻云中的瑞气,既彰显其贵重,又寓含着对祥瑞之事的尊崇与庆祝。紧接着,“祥报卿云冠玉峰”则将云比作高耸入云的玉峰,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高度赞誉。
中间两句“轻未透林疑待凤,细非行雨讵从龙”,通过对凤和龙这两种瑞兽的描写,强化了祥瑞之气的意象。其中,“轻未透林”暗示着云雾缥缈,仿佛有凤凰将至;“疑待凤”则明示诗人对于祥瑞降临的期待和憧憬。而“细非行雨讵从龙”一句,则通过对细雨和龙的描绘,隐喻着祥云的神秘与难以捉摸。
最后两句“卷风变彩霏微薄,照日笼光映隐重”,则是对云彩变化多端的描写。其中,“卷风变彩”表现了云中之风引起色彩的流转变化;“霏微薄”则形容云彩轻柔、细腻而不失其深厚。紧接着,“照日笼光映隐重”一句,则是对阳光与云朵交织所形成的景象进行描绘,强调了光影之间的层次感。
结尾两句“还入九霄成沆瀣,夕岚生处鹤归松”,则是诗人对祥瑞之气消长变化的观察。其中,“还入九霄”暗示着云雾归于山间,而“成沆瀣”则表现了云中水流汇聚而成的壮丽景象。而最后一句“夕岚生处鹤归松”,则描绘出晚间山色渐深,仙鹤归巢的情境,寓意着祥瑞之气与自然和谐共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云彩、风、光影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祥瑞降临的喜悦心情,以及他那颇具浪漫色彩的审美观点。
不详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沙洲月落宿禽惊,潮起风微晓雾生。
黄鹤浪明知上信,黑龙山暗避前程。
火旗似辨吴门戍,水驿遥迷楚塞城。
萧索更看江叶下,两乡俱是宦游情。
日冲海浪翻银屋,江转秋波走雪山。
青嶂迥开蹲虎戍,碧流潜伏跃龙关。
地分吴楚星辰内,水迫沧溟宇宙间。
焚却戍船无战伐,使知风教被乌蛮。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
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
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龙沙江尾抱钟陵,水郭村桥晚景澄。
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
省抛双旆辞荣宠,遽落丹霄起爱憎。
惆怅旧游同草露,却思恩顾一沾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