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边游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

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

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

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举杯站在国都之外,目送夕阳下分别的景象。
何时能重返南方的故土,今天却要前往北方的荒野。
雨后的沙城已破败不堪,敌人的骑兵在秋季更加狂妄。
亲自吟唱着边关的月色,归来时两鬓已染上霜华。

注释

衔杯:举杯饮酒。
国门外:指都城的边界。
残阳:傍晚的太阳,象征离别和哀伤。
南越:古代南方地区,这里指诗人故乡。
北荒:北方的荒凉之地。
砂城:可能指沙漠中的城堡或边防要塞。
虏骑:敌军骑兵。
关山月:边关的明月,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鬓的霜:指白发,象征岁月和沧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边塞的荒凉。开篇“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朋友在国门之外举杯告别的情景,以及夕阳西下的苍茫景象。

接着,“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未来归期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边塞的艰苦与孤寂。"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则写出了边疆战事的残酷和兵马的骚动,这里的“砂城”指的是沙漠中的营垒,而“虏骑”通常指的是北方民族的骑兵。

最后,“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两句,通过月亮与霜雪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深。这里的“关山月”和“鬓的霜”都是用来形容边塞之地的清冷与寂静,也映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愁苦和边塞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游边

虏酒不能浓,纵倾愁亦重。

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野烧枯蓬旋,沙风匹马冲。

蓟门无易过,千里断人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李山人往湘中

汉渚往湘川,乘流入远天。

新秋无岸水,明月有琴船。

露坐应通晓,萍居恐隔年。

岳峰千万仞,知上啸猿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陈明府归衡阳

雏鹤兼留下,单车出柳烟。

三年两殊考,一日数离筵。

久别湖波绿,相思岳月圆。

翠萝曾隐处,定恐却求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陈樵下第东归

青山烹茗石,沧海寄家船。

虽得重吟历,终难任意眠。

砧疏连寺柳,风爽彻城泉。

送目红蕉外,来期已杳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