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日衔山,山带雪。笛弄晚风残月。湘梦断,楚魂迷。

金河秋雁飞。别离心,思忆泪。锦带已伤憔悴。

蛩韵急,杵声寒。征衣不用宽。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沂孙的《更漏子》,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七言绝句。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哀愁和怀念。

"日衔山,山带雪。" 这两句以鲜明的画面开篇,太阳似乎被高山所吞没,而山峰上覆盖着洁白的雪花。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寒冷和孤独。

"笛弄晚风残月。" 这一句中,晚风轻拂,笛声悠扬,与残留在天边的月亮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情。笛子常用来表达行者或离别之人的哀思,这里则更强化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怀念。

"湘梦断,楚魂迷。" 湘水和楚地都是古代南方的地域名称,常与离别、怀旧联系在一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迷惘。

"金河秋雁飞。" 秋天的黄河边,野鸭纷飞,这里象征着季节的变换与行者的离去,增添了诗中的苍凉感。

"别离心,思忆泪。" 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别离之痛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锦带已伤憔悴。" 锦带在这里象征着往日的美好和情感的联结,而“已伤”则暗示了这些美好的东西已经不再,剩下的只有无尽的哀愁。

"蛩韵急,杵声寒。" 蛩虫鸣叫的声音显得急促,杵声(即捣衣石的声音)也透露出一丝寒意,这两句通过对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诗中的凄凉氛围。

"征衣不用宽。" 征衣指的是出征时所穿的衣服,而“不用宽”则意味着即将离别,不必再为长途旅行做准备。这一句点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和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每一个意象都巧妙地与离别之情相连,共同构织出一种淡远而又哀伤的意境。

收录诗词(69)

王沂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字:圣与
  • 号:碧山
  • 籍贯:玉笥山

相关古诗词

花犯.苔梅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

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

琅玕聊自倚。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罗浮梦、半蟾挂晓,么凤冷、山中人乍起。

又唤取、玉奴归去,馀香空翠被。

形式: 词牌: 花犯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金盏子

雨叶吟蝉,露草流萤,岁华将晚。

对静夜无眠,稀星散、时度绛河清浅。

甚处画角凄凉,引轻寒催燕。

西楼外,斜月未沈,风急雁行吹断。此际怎消遣。

要相见、除非待梦见。

盈盈洞房泪眼,看人似、冷落过秋纨扇。

痛惜小院桐阴,空啼鸦零乱。

厌厌地,终日为伊,香愁粉怨。

形式: 词牌: 金盏子

青房并蒂莲

醉凝眸。是楚天秋晓,湘岸云收。

草绿兰红,浅浅小汀洲。

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

望去帆,一片孤光,棹声伊轧橹声柔。

愁窥汴堤翠柳,曾舞送当时,锦缆龙舟。

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

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

正朗吟,不觉回桡,水花枫叶两悠悠。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