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吴菊潭八月十四夜韵

昨雨转今晴,晴新越样清。

恐孤秋半赏,为补夜来明。

检点有斜影,看承无异情。

微吟樵唱句,犹恐鬼神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昨天的雨转为了今日的晴天,今天的晴朗格外清新。
我担心独自欣赏这半场秋色,只因想弥补昨晚未尽的明亮。
仔细检查周围的光影,确认没有异常的情感。
低声吟诵樵夫的歌谣,还是怕惊动了山中的鬼神。

注释

昨雨:昨日的雨。
转:转变。
今晴:今日晴朗。
晴新:晴天的新鲜。
越样:格外。
清:清新。
恐:担心。
孤秋:独自面对秋天。
半赏:半场秋色。
为补:为了弥补。
夜来明:昨晚未尽的明亮。
检点:检查。
斜影:斜斜的光影。
看承:观察承受。
异情:异常的情感。
微吟:低声吟唱。
樵唱:樵夫的歌谣。
犹恐:仍然害怕。
鬼神:鬼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晴空的美丽景象。"昨雨转今晴,晴新越样清"两句,通过对比昨日的细雨与今日的晴朗,展现了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界的清新。接下来的"恐孤秋半赏,为补夜来明"表达了诗人对于珍惜时光、不愿错过美好景致的心情。

"检点有斜影,看承无异情"两句,通过对月亮和树影的观察,传递出一种平静而深远的情感。这里的“检点”意味着细腻的观察,“看承”则是对景物持久的欣赏,“无异情”表明诗人对自然的情感是恒久不变的。

"微吟樵唱句,犹恐鬼神惊"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轻声吟咏诗句,甚至担心自己的声音会惊扰到隐秘的鬼神。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腻情感,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宁静、深邃且充满诗意的夜晚氛围。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自和(其二)

一雁云间落劲弧,经秋不见寄来书。

人情自昔如翻纸,世道从今甚借锄。

鹿梦隍中知得丧,爵罗门外看亲疏。

岁寒独有梅花月,香影年年到户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山行

未了行春债,因哦遣兴诗。

寒多啼鸟噤,路滑蹇驴迟。

久雨红辞树,深林绿授枝。

惊心衰朽日,容易过花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行

舍棹入山村,山深树自繁。

短歌田舍乐,长揖野人尊。

苔老云生石,松高月闯门。

不闻名利语,太古一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元夕

梦想传柑宴,村醪可试沽。

谩酬元夕尔,不复去年吾。

旧事思清汴,幽情卜紫姑。

六分春已一,秉烛步通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