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其二)

一雁云间落劲弧,经秋不见寄来书。

人情自昔如翻纸,世道从今甚借锄。

鹿梦隍中知得丧,爵罗门外看亲疏。

岁寒独有梅花月,香影年年到户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一只孤雁在云端划出有力的弧线,整个秋天都没有收到你的书信。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自古以来就像翻动的纸张,世态炎凉如今更是严重。
在梦境中,鹿在城隍庙中明白生死的意义,门外的爵位等级反映出亲疏关系。
寒冬时节,只有梅花和月光陪伴,香气年复一年飘进屋内。

注释

一雁:孤雁。
劲弧:有力的弧线。
经秋:整个秋天。
不见:没有。
寄来书:收到你的书信。
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自昔:自古以来。
翻纸:像翻动纸张。
世道:世态炎凉。
甚借锄:更加严重。
鹿梦:鹿的梦境。
隍中:城隍庙中。
得丧:生死。
爵罗门外:门外的爵位等级。
亲疏:亲疏关系。
岁寒:寒冬时节。
梅花月:梅花和月光。
香影:香气。
户除:屋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茵的作品,属于自和体,是诗人对已成之作进行再创作的一种形式。全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哀愁与感慨。

"一雁云间落劲弧",以高远的鹅鸭形象描绘出诗人孤独无伴的心境,"经秋不见寄来书"则透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等待,但却久未收到消息。

"人情自昔如翻纸"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情谊易变的感慨,正如翻阅旧书,往事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世道从今甚借锄"则是对现实社会风气的批判和无奈,借用锄头耕作之喻,暗示着诗人对世态变化的无力感。

"鹿梦隍中知得丧"通过鹿梦隋中的隐喻,表达了个人理想与追求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的苦恼。"爵罗门外看亲疏"则是诗人站在家门之外,观察着世态炎凉,对亲情疏离感慨。

最后两句"岁寒独有梅花月,香影年年到户除",以梅花和明亮的月光作为冬日唯一的美好,象征着诗人坚守内心的高洁与清冷,即使是在严寒孤寂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界给予的纯净与安慰。香影年年到户除,则是表达了这种美好的持续和对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她对人间冷暖世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山行

未了行春债,因哦遣兴诗。

寒多啼鸟噤,路滑蹇驴迟。

久雨红辞树,深林绿授枝。

惊心衰朽日,容易过花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行

舍棹入山村,山深树自繁。

短歌田舍乐,长揖野人尊。

苔老云生石,松高月闯门。

不闻名利语,太古一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元夕

梦想传柑宴,村醪可试沽。

谩酬元夕尔,不复去年吾。

旧事思清汴,幽情卜紫姑。

六分春已一,秉烛步通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友人见借放翁绝笔

放翁今已矣,犹有未刊诗。

阅稿无三豕,还书欠一鸱。

听儿弦诵罢,留客笑谈时。

发越吟边思,心香答所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