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舍棹入山村,山深树自繁。
短歌田舍乐,长揖野人尊。
苔老云生石,松高月闯门。
不闻名利语,太古一乾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退隐山林的生活情景,抒发了归隐后的悠然自得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舍棹入山村”,诗人抛弃了尘世的纷扰,选择了深山中的宁静生活。这里的“棹”指的是船桨,但在这里被用来比喻世间的羁绊和烦恼。“山深树自繁”,山林的幽深给人以安宁之感,树木繁盛则是自然景象的写照。
“短歌田舍乐”,诗人在田园之间吟唱着简单的歌谣,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和满足。“长揖野人尊”,诗人对遇到的山中野老表示出敬意,通过这一行为展现了诗人的高雅品格。
“苔老云生石”,石头被苔藓所覆盖,显得古老而静谧。这里的“云”字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松高月闯门”,松树挺拔,而夜晚的明月则如同客人般悄然进入室内。
最后两句“不闻名利语,太古一乾坤”,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功名和物质利益的淡漠,以及对超脱红尘、回归自然本真的向往。“太古”二字渲染出一种远古纯净无瑕的境界,“一乾坤”则象征着宇宙万物的统一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梦想传柑宴,村醪可试沽。
谩酬元夕尔,不复去年吾。
旧事思清汴,幽情卜紫姑。
六分春已一,秉烛步通衢。
放翁今已矣,犹有未刊诗。
阅稿无三豕,还书欠一鸱。
听儿弦诵罢,留客笑谈时。
发越吟边思,心香答所知。
别子若为久,于心终不忘。
一杯评旧雨,两鬓对新霜。
客里春行早,愁边夜坐长。
明时成摈弃,无语及淮乡。
为谒先儒马鬣茔,倚藤得得上天平。
直疑寺外崚嶒石,犹是胸中数万兵。
松障四开心目快,山泉一歃骨毛清。
坐间恰动思亲念,隐隐白云何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