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其二)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新的一年来临,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我不是不喜欢春天,而是那种生活早已成为的遥远回忆,往日为了花期而常把春天虽怨恨。
今年春未到时我就开始探询花期,但花期短暂,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应可定,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这一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

注释

戊申:即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
元日:正月初一。
椒盘:盛有椒的盘子。
彩胜:即旛胜。
整整:人名,是辛弃疾所宠爱的一位吹笛婢,词中以之代表他家中的年轻人。
韶华:青春年华。
借问:询问(花期)。
花期:花开的日期。
暗指作者时时盼望的南宋朝廷改变偏安政策,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无凭准:靠不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元日立春时节,人们欢庆佳节的场景。"谁向椒盘簪彩胜",形象地写出女子们在宴席上插戴彩色花胜的热闹景象,椒盘是古代习俗中用于祭祀或节日的食品,这里象征着喜庆的气氛。"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则赞美了青春年华的女子们竞相打扮,希望留住春天的气息。

然而,词人笔锋一转,"往日不堪重记省",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尤其是那些与花期相关的美好记忆,如今却只能带来新的遗憾。"为花长把新春恨",流露出词人对春光易逝、花开又落的无奈和惋惜。

接着,词人担忧今年的花期,"春未来时先借问",提前询问花开的消息,显示出对花开时间的期待和焦虑。"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预示着花期虽定,但风雨的不确定性让人心生忧虑,担心花朵会因风雨而凋零。

最后,词以"只愁风雨无凭准"收尾,表达了词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元日立春之景,抒发人生感慨的词作,情感丰富,意蕴深远。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一)送祐之弟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

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踏莎行(其二)赋木犀

弄影阑干,吹香岩谷。枝枝点点黄金粟。

未堪收拾付薰炉,窗前且把离骚读。

奴仆葵花,儿曹金菊。一秋风露清凉足。

傍边只欠个姮娥,分明身在蟾宫宿。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春日有感

萱草齐阶,芭蕉弄叶。乱红点点团香蝶。

过墙一阵海棠风,隔帘几处梨花雪。

愁满芳心,酒潮红颊。年年此际伤离别。

不妨横管小楼中,夜阑吹断千山月。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其一)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