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其一)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翻译

月夜下的楼阁,飘满秋天香味的院落,欢笑快乐的人们来来去去。是哪个人秋天一到就悲伤凄凉?当年的宋玉就悲伤到这样。
吃饭喝酒要随其自然,对歌舞享乐看得平常一般。问他有什么可以悲伤之处?细细想想却也有悲伤的时候:重阳节快到了,秋风秋雨使人感到格外凄凉。

注释

篆(zhuàn)冈:地名,在带湖旁。
宋玉:战国时楚国的著名诗人,屈原的学生,其代表作《九辩》有句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如许:如此。
随分:随意,任意。
等闲:平常,普通。
甚堪:什么可以。
思量:细细想想。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楼台院宇的场景,人们笑语欢歌,往来其中。然而,词人敏锐地捕捉到了秋意带来的凄凉情绪,联想到战国时期宋玉的悲愁,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接着,词人描述了寻常的宴饮和歌舞,看似热闹,实则暗含悲凉。他质问这欢乐背后究竟有何值得悲伤之处,最后感慨重阳佳节将至,风雨交加,更增添了离别与孤独之感。整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其三)和赵国兴知录韵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

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歌

攧厥。看精神、压一庞儿劣。更言语、一似春莺滑。

一团儿、美满香和雪。去也。把春衫、换却同心结。

向人道、不怕轻离别。问昨宵、因甚歌声咽。

秋被梦,春闺月。旧家事、却对何人说。

告弟弟莫趁蜂和蝶。有春归花落时节。

形式: 词牌: 踏歌

醉太平.春晚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

鬓云欹翠卷。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

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形式: 词牌: 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