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纪事书情呈十二韵

自见人相爱,如君爱我稀。

好闲容问道,攻短每言非。

梦想何曾间,追欢未省违。

看花怜后到,避酒许先归。

柳寺春堤远,津桥曙月微。

渔翁随去处,禅客共因依。

蓬阁初疑义,霜台晚畏威。

学深通古字,心直触危机。

肯滞荆州掾,犹香柏署衣。

山连巫峡秀,田傍渚宫肥。

美玉方齐价,迁莺尚怯飞。

伫看霄汉上,连步侍彤闱。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一旦被人看见就相互倾心,就像你对我这般稀有。
在闲暇时你常询问,批评别人的短处毫不留情。
梦境中从未间断过对欢乐的追求,从未违背过寻欢的愿望。
欣赏花朵时总遗憾来得太迟,为避免饮酒宁愿提前回家。
春天的柳寺和远处的春堤,渡口的晨月微微发亮。
渔夫随水而行,僧侣则依赖于共同的信仰。
初入蓬阁疑虑重重,晚年对权势的敬畏更甚。
学问深厚通晓古文字,心地坦诚却容易触及危险。
即使滞留在荆州官署,仍保持清廉如柏树的品格。
山峦连接巫峡,景色秀丽;田地临近渚宫,物产丰饶。
美玉价值正高,迁徙的黄莺却畏惧飞翔。
期待着能步步高升,侍奉在朝廷的红色帷幕之下。

注释

攻短:挑剔别人的短处。
追欢:追求欢乐。
怜:怜惜,遗憾。
畏威:敬畏权势。
古字:古代的文字知识。
滞:停留,滞留。
迁莺:迁徙的黄莺。
侍彤闱:侍奉在朝廷的红色帷幕下(指宫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窦巩的作品,题目为《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纪事书情呈十二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自见人相爱,如君爱我稀。”开篇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联系,以及这种感情在现实中的珍贵和难得。"好闲容问道,攻短每言非。" 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对朋友的期望,即希望友情是建立在真诚和理解之上的,而不是指责和批评。

“梦想何曾间,追欢未省违。” 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不愿意错过与朋友共度的快乐时刻。"看花怜后到,避酒许先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境,体现了作者内心对于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柳寺春堤远,津桥曙月微。” 这里的意象丰富,通过描述自然景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渔翁随去处,禅客共因依。"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自然中漫步,共同寻找心灵的寄托。

“蓬阁初疑义,霜台晚畏威。” 这里的“蓬阁”和“霜台”都是对高峻山峰的比喻,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和困难时的心理状态。"学深通古字,心直触危机。" 这两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面对挑战时保持真诚直率的态度。

“肯滞荆州掾,犹香柏署衣。” 这里的意境是诗人在政治上的坚持和不懈怠追求,即使在困难中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山连巫峡秀,田傍渚宫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美玉方齐价,迁莺尚怯飞。” 这里的“美玉”象征着高洁无暇,而“迁莺”则是对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表达。"伫看霄汉上,连步侍彤闱。" 最后两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宫殿建筑,传递出一种期待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友情和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高远志趣。

收录诗词(38)

窦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字友封,窦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年六十岁。状貌魁伟。少博览,无所不通。性宏放,好谈古今。门多长者车辙。诸兄均先贵达,巩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举进士。袁滋镇滑州,辟为从事。入朝,拜侍御史,历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稹移镇武昌,巩为副使。平居与人言,吻动而言不发,白居易等目为嗫嚅翁。后终老于鄂渚。巩所著诗,见窦氏联珠集

  • 籍贯:京兆金城

相关古诗词

新罗进白鹰

御马新骑禁苑秋,白鹰来自海东头。

汉皇无事须游猎,雪乱争飞锦臂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李舍人少尹惠家酝一小榼立书绝句

禁琐天浆嫩,虞行夜月寒。

一瓢那可醉,应遣试尝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杏园渡

卫郊多垒少人家,南渡天寒日又斜。

君子素风悲已矣,杏园无复一枝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奉诚园闻笛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