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堂

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

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

今古三贤隐,仙凡两路分。

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慇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这是国清寺,理应闻名天下。
夜晚常常有雨水的声音,早晨则是山间的云雾缭绕。
古今三位贤者在此隐居,人间与仙境的道路在这里分开。
唐代的书画作品依然保存在这里,明天我将更加珍视地欣赏。

注释

国清寺:指代一个著名的寺庙。
宜乎:应当,理所当然。
天下闻:天下闻名。
水声:夜晚的雨声。
山气:山间的雾气。
即:就是。
朝云:早晨的云。
三贤:三位贤能的人。
隐:隐居。
仙凡:神仙和凡人。
两路分:两种生活道路分明。
唐人:唐代的人。
书画:书画作品。
在:保存在这里。
更慇勤:更加珍视和勤奋欣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佛寺之美,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厚情感。"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一句,以宏伟的视角展示了这座寺庙的非凡气势和声望,它不仅是寺院,更是值得天下人知晓的文化瑰宝。紧接着的两句"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则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自然景观的细腻变化,水流声如连绵的夜雨,山中气息随晨光变幻为云。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今古三贤隐,仙凡两路分"中,提及了历史上的三位贤者,他们选择了隐居,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慇勤"表达了诗人对唐代艺术的推崇,以及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与投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收录诗词(33)

张景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桥

天与晴来抵万金,更逢诗伯共登临。

辍公一夜楞严讲,慰我十年方广心。

白雪阳春虽寡和,高山流水有知音。

石桥天下无双景,好尽平生得处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过桐庐邑二首(其二)

三载江南客,还吴东复西。

潮贪两溪尽,云截众山齐。

舟楫无空日,楼台半上梯。

桐庐隐君子,应笑只留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过桐庐邑二首(其一)

隐君无姓字,何代至今存。

数里山为宅,两株桐是孙。

人烟半峰碧,溪水带潮浑。

多少来游客,茫茫蹋药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钓台

羊裘东汉客,归隐钓鱼滩。

天子不能屈,先生非苟难。

云藏古石在,风激世人寒。

祠下青青竹,何妨把钓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