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轩

我昔骋逸辔,艺苑穷遨游。

济济集时彦,高谈极殷周。

质文相炳焕,探索入元幽。

道漓秦汉际,真源失其流。

圣代复淳古,唐虞共鸿猷。

诸生抱奇志,圣学思探求。

开轩黉宫里,师友更倡酬。

清风杏坛来,冲襟散烦忧。

愿言崇令德,期与颜曾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学者王汝玉在文会轩中与同僚师友探讨学问、交流思想的场景。诗中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的情景,强调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对传统圣学的追求。

首句“我昔骋逸辔,艺苑穷遨游”描绘了诗人过去在艺术和学问领域尽情探索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接着,“济济集时彦,高谈极殷周”描述了众多才俊聚集一堂,高谈阔论,涉及古代的殷商和周朝文化,体现了学术交流的活跃氛围。

“质文相炳焕,探索入元幽”表明了讨论内容的深入和广泛,不仅涉及表面的文学艺术,更深入到学问的核心和本质。“道漓秦汉际,真源失其流”则感叹秦汉之后,真正的学术精神和源头似乎逐渐流失,表达了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担忧。

“圣代复淳古,唐虞共鸿猷”提到在圣明的时代,学术回归淳朴古风,与唐虞盛世相媲美,表达了对理想学术环境的向往。“诸生抱奇志,圣学思探求”强调了年轻学子怀揣着对圣学的追求和探索之心。

最后,“开轩黉宫里,师友更倡酬”描绘了在学堂中,师生之间相互启发、交流的场景。“清风杏坛来,冲襟散烦忧”形容了在清风的吹拂下,学者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摆脱了世俗的烦恼。“愿言崇令德,期与颜曾俦”表达了诗人希望提升道德修养,与古代圣贤颜回、曾参为伍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文人雅集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学者对知识的热爱、对传统圣学的传承与追求,以及在学术交流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和心灵净化。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养志堂

事亲贵奉养,匪在衣与餐。

轻甘或不怿,粗粝有馀欢。

古来称孝子,岂为保饥寒。

贤哉曾参氏,志养心已安。

孟轲表志行,垂芳逾芝兰。

之子慕前哲,辟兹华搆宽。

佳名题养志,承颜恒□观。

迩来捧毛檄,置身青云端。

丁年富才力,天路随鹏搏。

又如阿阁凤,文彩备羽翰。

显庸自兹始,行见加缨冠。

忠贞克努力,大孝乃思完。

垂辉著汗简,一寸中心丹。

形式: 古风

结交行

坚冰不可履,内蓄万状波。

小人不可近,对面兴网罗。

倾舟非必深,折轮非必峨。

君看平地间,步步山与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秋夜寄华东湖

旅泊未云久,遽兹及良时。

郊原夕澄澈,星斗上参差。

望君密迩地,结我千里思。

岂无泽畔舟,泛月弄清漪。

徒然起幽兴,尚愧文墨羁。

行待瑶华秀,终当践佳期。

援毫惭鄙陋,先用写暌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徐希孟云林卷兼柬王之常

东吴山水郡,我家万山中。

自从别猿鹤,振佩明光宫。

云林结遐想,美人邈难从。

之子山中来,都门忽相逢。

我家南窗下,幽兰滋几丛。

天寒露华陨,花叶应丰茸。

路远莫能采,恐随萧艾同。

送子凤城外,长江生西风。

明将卧云林,五湖烟水东。

我有所思者,同心复同宗。

怀之不可见,使我心仲忡。

因君为报谢,蕙帐非终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