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顶观日

中宵登岳望,阊阖赤霞边。

光采频迎日,空濛不见天。

苍梧龙驭失,紫盖凤楼迁。

万古湘累泪,东皇太乙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登上南岳山顶,远眺赤霞之中的景象。首句“中宵登岳望”点明时间与地点,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站在南岳之巅,俯瞰四周。接着“阊阖赤霞边”,以“阊阖”象征天空,与“赤霞”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氛围。

“光采频迎日”一句,写出了太阳即将升起时的光辉,仿佛是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而“空濛不见天”则描绘了一种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接下来,“苍梧龙驭失,紫盖凤楼迁”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苍梧,相传为舜帝葬地,此处借指历史的过往;龙驭,帝王出行的仪仗,象征权力与地位;紫盖,古代帝王所居之地的标志,凤楼则象征着繁华与荣耀。这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变迁,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最后,“万古湘累泪,东皇太乙前”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湘累,指屈原,屈原曾投汨罗江自尽,其悲剧命运成为千古流传的悲歌;东皇太乙,道教中的神祇,此处或暗喻对理想与信仰的追求。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拜三闾大夫墓

三闾蝉蜕后,玉佩葬湘川。

披发重华侧,扬灵太乙前。

墓田滋杜若,宗国委寒烟。

词赋开苗裔,千秋哀怨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长沙

熊绎开南楚,长沙应小星。

城临湘水碧,苑接岳山青。

帝子留笙鹤,娥皇隔洞庭。

徘徊秋月夜,玉殿见流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汉阳除夕和伍子

汉阳江上客,寂寞度残年。

晞发无朝日,沉身有太川。

独醒渔父笑,同病大夫怜。

此夕逢除夕,清樽涕泪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湖中有怀(其一)

江从湖口阔,浩淼浸长沙。

天外青惟水,空中白是花。

乱鸿惊岳市,疏柳落渔家。

寂寂推篷坐,相思为月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