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兴寺湘江亭

寺废苍崖耸,江回远岸明。

风霜摧翰墨,岁月老丝缗。

兀坐知茶味,闲行忘去程。

长哦伊水句,回首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寺庙荒废在古老的崖壁旁,江水曲折映照远方的岸线明亮。
风霜侵蚀了字迹和画卷,时光流逝使绳索也显得陈旧。
独自坐着品味茶香,闲暇漫步忘记了归途。
长久吟咏伊水的诗句,回头望去心中满是感慨。

注释

寺废:废弃的寺庙。
苍崖:古老的崖壁。
江回:江水曲折。
远岸:远方的岸线。
风霜:风雨霜雪。
翰墨:字迹和画卷。
丝缗:绳索。
兀坐:独自坐着。
茶味:茶的香气。
闲行:闲暇漫步。
去程:归途。
长哦:长久吟咏。
伊水句:伊水的诗句。
回首:回头望去。
若为情:心中充满情感。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寺风光和诗人闲适心境的诗。开篇“寺废苍崖耸,江回远岸明”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荒废古寺依山傍水的景象。“寺废”二字传递出一份静谧与孤寂,而“苍崖耸”则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紧接着,“江回远岸明”让人感受到水天一色的辽阔。

随后,“风霜摧翰墨,岁月老丝缗”两句,通过对自然力量与时光流逝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无情和物是人非的情感。这里“风霜”象征着自然界的磨损力度,而“翰墨”则代表文化的积淀;“岁月老丝缗”则是对时光流逝和事物变迁的一种抒发。

接下来的“兀坐知茶味,闲行忘去程”两句,展现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寻得一份超然物外的淡定与悠然。这里,“兀坐知茶味”表明诗人沉浸于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享受,而“闲行忘去程”则是对这种心境的一种写照,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

最后,“长哦伊水句,回首若为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古寺湘江之景的深切留恋。这里“长哦伊水句”可能是指诗人在此吟咏古诗词,或是沉浸于自然的声音中,而“回首若为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段时光和空间的不舍与眷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寺风光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审美情怀。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题淮阴祠

秦关昔先驱,南郑岂淹久。

夜中丞相归,平明印垂肘。

古来豪杰人,调度出窠臼。

登坛一军惊,六合已在手。

从兹看廓清,指挥如运帚。

时艰思奇才,庙古酹樽酒。

出门望长淮,故国长稂莠。

风云正惨澹,人事极纷纠。

拘挛傥无累,吾欲献九九。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其二)夕阳台

日暮天无风,岸巾夕阳中。

回首发遐想,明月已升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其六)君子亭

嘉莲秉嘉质,解后逢赏音。

翁岂玩物者,寄意一何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其一)尚絅堂

昔人为己学,深旨妙隐微。

三复尚絅章,服膺愿无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