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子固小女哀辞

伯道无儿可典刑,中郎有女最聪明。

季拿却返商山葬,阿软空留洛下情。

令祖六男皆磊落,名孙一女又凋零。

茫茫此理终难问,忍听人间哭子声。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伯道没有儿子可以继承家业,中郎的女儿却最为聪慧。
季拿反而回到商山为她安葬,阿软徒然在洛阳留下思念之情。
令祖的六个儿子都光明磊落,而名孙的女儿却又遭遇不幸。
这世间道理终究难以明了,怎能忍心去听那失去孩子的悲泣声。

注释

伯道:古代对男子无子的称呼。
典刑:继承家业或职位。
中郎:官职名,这里指代某人。
聪明:智慧出众。
季拿:人名,可能与上文的'伯道'相对应。
商山:地名,中国古代隐士常居之地。
阿软:女子名字,可能与'中郎'的女儿有关。
洛下:洛阳,古代地名。
令祖:祖父。
磊落:光明正大,坦荡无私。
凋零:死亡或衰败。
茫茫: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忍听:忍受听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即以伯道和中郎的家族事例,展示了人生不可预测的一面,儿女的得失带给人的喜忧参半。季拿返商山葬,阿软留洛下情,则透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哀伤。

接着,诗人提及令祖六男皆磊落,名孙一女又凋零,这些字句表达了家族兴衰的无常,以及生命易逝、人事难料的感慨。最后两句“茫茫此理终难问,忍听人间哭子声”则是诗人对命运深不可测和人间疾苦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生命易逝以及家族兴衰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重男轻女的观念。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有力,表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

同下龟山时,舟行篙参差。

夜投洪泽口,访问失所之。

不应一日力,解至淮阴祠。

长淮自风浪,竟夕起忧疑。

旦日坐闸中,听水忘朝饥。

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

就柳喜高荫,避桥嫌窄卑。

凉风吹水面,襟袖不假披。

新螯与老鲑,登俎辄无遗。

饱食却思睡,睡起复何为。

稍厌理文字,惟思弄孙儿。

尚有数舟酒,独酌非所宜。

好话不得吐,两日舌如茨。

舟行虽云乐,先后不可期。

争如鞍马间,吟啸长追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君马黄

君马良,乘乘黄。仆臣御,守法度。

乍可三驱失前禽,不可一朝为诡遇。

假使四牡,项领无害。

六辔如组,周旋中规,折旋中矩。

听和鸾之声,遵康庄之路。马不骇舆,君子安处。

如欲登九折之险,走羊肠之阻,蒙犯霜露,跌踢风雨。

虽使造父再生,王良复出,予亦未知其如何尔。

形式: 乐府曲辞

吴山堂

楚客对吴山,归心常自苦。

守土切须防,半夜俱飞去。

形式: 五言绝句

李侯新斋植松竹聊为杂言

尝闻君子居,一日顾必葺。

李侯作新斋,制度皆自给。

轩楹如肺腑,豁达可出入。

取竹渭水湄,移松陇山隰。

岁寒远相依,劲节久孤立。

栽培岂无法,根著至今湿。

清风在目前,独我得多挹。

归壤共无涯,往日不可及。

惟忧属后人,长伴边声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