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阻风二首(其一)

长江连远海,万里易生风。

扁舟三十日,旬时九相逢。

击楫徒兴感,溯流安可从。

吴云漠咫尺,凭凭且难通。

极目燕天北,杳矣碧霄同。

浮槎何日至,搔首问苍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长江水势浩荡,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长江连远海,万里易生风”以长江与大海相连,万里长河易于生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变幻莫测的氛围。接着,“扁舟三十日,旬时九相逢”描述了诗人乘船在江上漂泊,一个月中几乎每天都能遇到风雨的场景,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感。

“击楫徒兴感,溯流安可从”两句,诗人借用了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故事,表达了自己虽有壮志,却难以实现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逆流而上的困难与不可能性的认识。“吴云漠咫尺,凭凭且难通”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眼前的云雾,虽然近在咫尺,却难以穿越的无奈与困惑。

“极目燕天北,杳矣碧霄同”展现了诗人眺望远方,天空辽阔无垠,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迷茫。“浮槎何日至,搔首问苍穹”则是诗人面对未知的未来,内心充满疑惑与不安,通过向苍穹发问,表达了对命运的深深思考和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反思,也有对命运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池州阻风二首(其二)

天风九万里,直下大江东。

海波十千丈,倒流蓬壶宫。

长鲸翻白屋,挟此远生雄。

鬐鬣蒸云雾,怪怒起蛟龙。

巨鳌惊缩首,恍惚三山帆。

而况扁舟者,绵力欲与冯。

箜篌不堪听,痴杀渡河翁。

形式: 古风

铜陵阻风二首(其一)

东风何谑敖,白日不能柔。

阳乌失驻足,庵忽欲西流。

迥车莫可挂,应使六龙羞。

龙羞引蛟泣,浩荡一江忧。

泪涌洪波出,涕涟白沤浮。

倦客敢言事,同兴万古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铜陵阻风二首(其二)

晓风自东发,吹折扶桑樛。

六龙未及载,一叶飘中流。

横江不可受,洪澜为之勾。

赫光淩万顷,淜湃激扁舟。

我欲裹粮上,苦为江伯留。

此物夸然大,匏落无所收。

海若御风至,闻言笑不休。

连呼巨鳌出,戴往天池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望积雪漫怀二首(其一)

昨夜东风嚇,江花浮皓魄。

晨越披衣眺,回飙荡扫辟。

周道不可见,独馀寒山积。

幽涧冽孤清,碧峰澹虚莫。

艳质远尘纷,冰心聊自惜。

岂不向朱门,庭多车马迹。

泥泞滓素贞,驱除难假借。

所以守深藏,独往辞炎赫。

终当随阳春,飞洒玉阶白。

一点下殿衣,明王欣瑞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