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四)闻莺,四叠前韵

莫遣芝麋蹙。伴萧闲、张家画史,鲍家书目。

蓦地金衣墙北坐,花底吹笙相续。

即此是、春山乔木。

疗得世人无妒忌,便舍身、甘入桐君绿。

吾当汝,异书读。小秦王调唐宫曲。

绕建章、歌珠一串,柳烟霏绿。

解释东风无限恨,不学红鹃夜哭。

画廊畔、柑双人独。

天与诗家颁鼓吹,傍绿阴、结构三间屋。

鸣睍睆,胜吹竹。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莫遣芝麋蹙"起句,形象生动,仿佛在描绘一幅宁静的画面,不让珍贵的书籍被世俗纷扰所遮蔽。接下来提到"张家画史,鲍家书目",暗示了对古代艺术和文献的尊崇。词人将自己置于春日花丛中,与画史相伴,吹笙声声,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雅致氛围。

"疗得世人无妒忌"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于知识和艺术能带来心灵平静的愿望,希望人们能从中获得宽恕和理解。"吾当汝,异书读"则表达了词人对书籍的深情厚谊,愿意沉醉于其中,忘却尘世嫉妒。

"小秦王调唐宫曲"引入了音乐元素,使得词境更加丰富。"绕建章、歌珠一串,柳烟霏绿"描绘了宫廷乐章在春天景色中的流转,如丝如缕,优美动人。"解释东风无限恨"则借东风寄托情感,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画廊畔、柑双人独"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词人独自欣赏画作,柑橘相伴,流露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天与诗家颁鼓吹"赞美了诗歌的力量,如同自然赋予的鼓舞人心的乐章。最后以"鸣睍睆,胜吹竹"收尾,通过鸟鸣之声,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诗意生活,胜过世间一切嘈杂。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艺术、知识的独特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五)变前韵遣闲

熨遍弹棋局。掩重门、宫香慢炷,贡茶先熟。

几日蔷薇开作雪,风定落红簌簌。

更粉蝶、杨花相逐。

团扇裌衣都换了,渐西墙、猫笋看成竹。

闲徙倚,画栏曲。一生消受聪明福。

话家常、三条衲袄,两餐斋粥。

偶仿张颠春草意,漫写羊裙几幅。

早将近、薰风梅溽。

教换小红蛮格子,剪纹纱、一段潇湘绿。

庄与老,任研读。

形式:

金缕曲(其六)叠前韵送继莲溪同年观察常宝

冷眼观棋局。酌使君、英雄一盏,酒香梅熟。

屈指同年三百辈,大半霜颠秃簌。

剩尔我、云龙追逐。

此去湖南骚雅地,有君山、眉黛瑶妃竹。

还忆否,羽衣曲。才高折尽花间福。

入关来、老僧藜杖,秀才齑粥。

两制文章拚弃了,换取潇湘画幅。

且莫厌、长沙卑溽。

冰雪聪明诗一卷,九嶷烟、染就波笺绿。

须寄与,故人读。

形式:

金缕曲(其七)再叠前韵赠莲溪

小舫携箫局。计水程、湘帆拢岸,楚亭瓜熟。

一水丹江通碧汉,樯燕溪花扑簌。

漫回首、春明角逐。

羼入湘灵瑶瑟怨,怕洞庭、吹裂龙君竹。

聊一唱,采蘋曲。西巡犹是苍生福。

莫思量、芜蒌夜雨,断薪残粥。

间道麻鞋西度陇,画出杜陵小幅。

恐未惯、南中炎溽。

行部桃花迎马首,访秦人、一饮溪光绿。

陶令记,试重读。

形式:

金缕曲(其八)三叠前韵遣兴

闲冷如坊局。此一官、思量百遍,烂如书熟。

起看紫藤花一架,珠络垂檐簏簌。

今老矣、何心徵逐。

春雨闭门聊种菜,莫肩舆、轻看人家竹。

闲俯仰,画屏曲。眼明身健今生福。

小斋头、官书道藏,儒衣僧粥。

秋水一泓何世界,那更修边饰幅。

麦秋至、乍清还溽。

长乐门边芳草路,绕天涯、不似江南绿。

还枕手,听儿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