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渔次韵

瓦瓯一醉万事了,醒来然竹清溪晓。

半蓑烟雨披春寒,堤上落红已如扫。

荒矶白鸟无离愁,明月清风满幽抱。

却怜灞水长亭西,几树柔条不得老。

汉槎丙穴今已非,网罟相寻纵鳞少。

何如卷钓两忘机,鱼向树根吹絮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柳下渔次韵》,描绘了一幅渔者在春日溪边的生活图景。首句“瓦瓯一醉万事了”表达了渔者借酒消愁,将世间烦恼暂时抛诸脑后的心态。接着,“醒来然竹清溪晓”写他酒醒后的清晨,竹林与溪流交织出清新的环境。

“半蓑烟雨披春寒”描绘了渔者在春雨中披着蓑衣,感受到微微的春寒,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堤上落红已如扫”则以落花飘零比喻时光流逝,暗示渔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荒矶白鸟无离愁”转而写到自然景色,白鸟在荒凉的礁石上自在飞翔,没有人间的离愁别绪,反衬出渔者的孤独心境。“明月清风满幽抱”进一步渲染了清幽的氛围,渔者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之中。

最后两句,“却怜灞水长亭西,几树柔条不得老”借灞水长亭的柳树,感叹时光无情,美好的事物无法永驻。“汉槎丙穴今已非,网罟相寻纵鳞少”暗指世事变迁,昔日的繁华不再,捕鱼也变得艰难。

结尾处,“何如卷钓两忘机,鱼向树根吹絮饱”表达出渔者超脱世俗,选择归隐自然,享受垂钓的乐趣,让鱼儿在树根下悠闲地觅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禹穴

古迹微茫久,云深锁薜萝。

洞前青壁坼,世外素书多。

猿狎垂山木,龙灵起井波。

相传通海眼,鱼网得金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秋日榴花

彼美石氏姝,相逢绿阴早。

借问此何时,清霜下百草。

舞裙冷猩红,自作背时好。

谁家返魂香,招以华素颢。

水霞晚犹鲜,山日寒更杲。

燕逝蝉无声,园林迹如扫。

饰明以惊昏,岂昧出处道。

飘零馀寸丹,耿耿岁华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秋夜

片月相随过竹居,风生荷叶酒醒初。

窗扉半掩秋虫急,犹有残灯守故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送友人孔济之之金华

馀子纷纷气可吞,青霄万里合孤骞。

藻芹池冷三年客,丝竹堂高几世孙。

前辈修名似山斗,斯文清气在乾坤。

故人要路如相问,为说苍苔独闭门。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