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后村去国二首(其二)

累疏笺天乞挂冠,此时便合整归鞍。

玉音不许难轻去,局面那知竟未安。

但得中朝常有道,何妨右史左迁官。

此行不被梅花累,把作寻常物外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多次上书朝廷请求辞官,认为现在正是回归田园之时。
皇帝的恩准难以轻易放弃,政局的动荡并未预料到。
只要朝廷始终有正道,即使降职也无妨。
这次行程不会被梅花的意象所牵累,我会以平常心看待它。

注释

疏笺:上奏的文书。
挂冠:古代官员辞职,象征脱下官帽。
玉音:皇帝的圣旨或言辞,比喻尊贵的命令。
右史左迁:古代官职调动,右史指较低职位,左迁则指贬官。
梅花:此处可能象征困难或挫折,寓意不被困境所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为友人后村所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国的关切与鼓励。首句“累疏笺天乞挂冠”描绘了友人多次上书请求辞官的情景,显示出他对仕途的淡泊和决心。次句“此时便合整归鞍”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回归田园生活的期许。

第三句“玉音不许难轻去”暗示了朝廷对友人的挽留,表明他的离去并非易事,需要深思熟虑。第四句“局面那知竟未安”则揭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使得友人的去留更加复杂。

第五、六句“但得中朝常有道,何妨右史左迁官”传达出对国家清明政治的期盼,即使友人职位有所变动,只要朝政得道,也是值得的。最后一句“此行不被梅花累,把作寻常物外看”,以梅花自比,寓意友人应如梅花般坚韧,将离别看作是寻常人生经历,超脱于世俗之见。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后村去国二首(其一)

人言责备过春秋,笑出修门肯怨尤。

去国早知如许急,劝君何事莫来休。

是非不信无公论,胜负常关第一筹。

史笔未青先结局,天刑人祸免推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汤武谕倅吴门

诸贤出处最关时,独有先生早见机。

汉匮昔曾藏谏笔,吴江今可浣朝衣。

剩留千古清名在,带得一身公论归。

世事如棋吾懒著,敢将局面例言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茂先去国

榻前一疏犯龙颜,身在危疑进退间。

自是直言难见售,却于大义颇相关。

孤忠力为朝廷计,众望公归台省班。

毕竟名高人所忌,且移别眼看青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松坡下第调官南归

同点龙门额,君先赋式微。

自怜为客久,不忍送人归。

受钺张油幕,行囊富綵衣。

江干回首处,云树两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