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得维衍书(其一)

不因离别苦,那见旧交真。

老母传言切,啼儿入抱驯。

书开官阁夜,花寄草堂春。

等是端忧者,输君耐久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复得维衍书(其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活场景的勾勒,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家庭之爱。

首联“不因离别苦,那见旧交真”,开篇即点明了友情的珍贵之处,并非在欢聚之时方能显现,而是在离别后的相思中,方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沉,让人回味无穷。

颔联“老母传言切,啼儿入抱驯”,转而描绘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通过“老母传言切”这一细节,展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和教诲,以及子女对母亲话语的认真倾听与理解。而“啼儿入抱驯”则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在母亲怀抱中的依恋与驯服,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颈联“书开官阁夜,花寄草堂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在夜晚的官阁中,通过书信交流,传递着彼此的思念与关怀;而在春天的草堂里,以花为媒介,寄托着对远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场景,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友情跨越时空的力量。

尾联“等是端忧者,输君耐久贫”,将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对友人的赞美融为一体。诗人自认自己也是忧愁之人,但相较于友人,他更能承受长久的贫困。这不仅是对友人坚韧品质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与反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活场景的勾勒,展现了友情与亲情的温暖与力量,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深情,情感真挚动人,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复得维衍书(其二)

连宵频见梦,呼我病瞿昙。

生计关商确,诗歌失苦甘。

去魂迷海树,思泪满江潭。

相望年如绮,离伤果不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卧病宣城秋将至矣偶忆旧游感而有作

忆昨湖口扁舟回,雪山九道流皑皑。

半生哀乐一陶写,仍向空墙嘶病马。

西南柱欲穷天行,澄墨惟盈斗分野。

谢公楼头叠嶂横,六月卧听寒虫鸣。

虽云掩阁万山里,耳边隐隐风涛声。

夏云飘飘卷残岫,辽落长天映虚窦。

听风在树意已凉,看月出岭光如昼。

眼前恣意惟晏眠,俯仰随身屋数椽。

聊将破浪乘风意,写入钟鸣落叶篇。

形式: 古风

杂诗

轩屏夕凉动,帷幕微风吹。

群动本有意,静者心自知。

迎凉恋前除,豫恐秋气凄。

疏声已在树,顾影犹荣滋。

万物有同命,先见为之悲。

华心且未歇,持此当赎谁。

形式: 古风

此时

此时持事至,太不近人情。

新妇求工苦,佚儒得饱荣。

如山文乍积,似雪鬓将成。

抱膝聊长叹,犹能咏洛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