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寄公仪四首(其四)

花扑行人柳荫渠,每逢嘉趣为停舻。

留连一水风光暮,怅望今宵月影孤。

汉橐暂持来法从,皋禽还引上仙图。

中条侯骑知非远,肯尽都门别酒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花瓣飘落在行人走过的柳阴下,每当遇到美好的情趣就停下船来欣赏。
在傍晚时分,流连于这一片水光景色,心中不禁感到今晚的月色孤单寂寞。
暂时带着汉代的法器随行,鸟儿引领着我们进入仙境般的画面。
中条山侯爷的马匹似乎并不遥远,他是否愿意在都门共饮告别之酒呢?

注释

花:花瓣。
扑:飘落。
行人:路人。
柳荫渠:柳树下的小路或水边。
嘉趣:美好的情趣。
停舻:停下船只。
留连:流连忘返。
风光暮:傍晚景色。
月影孤:孤独的月影。
汉橐:汉代的法器或物品。
暂持:暂时携带。
法从:随身携带的法器。
皋禽:水边的鸟儿。
仙图:仙境的画面。
中条侯骑:中条山的马。
知非远:似乎并不远。
都门:都城的门口。
别酒:告别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圭的作品,名为《又寄公仪四首(其四)》。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描写行者在旅途中享受自然风光,同时怀念远方亲友之情的诗作。

"花扑行人柳荫渠,每逢嘉趣为停舻。"

这里用“花扑行人”形象地表达了春日里旅行者的景象,行者在花丛中前进,而“柳荫渠”则描绘出河岸边垂柳的风光。“每逢嘉趣为停舻”表明诗人对于美好的事物总是情不自禁地驻足欣赏。

"留连一水风光暮,怅望今宵月影孤。"

这两句继续描绘行者在黄昏时分对自然景色的留恋之情。这里的“一水”指的是河流,而“风光暮”则是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色。“怅望今宵月影孤”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对远方亲友的怀念和孤独感。

"汉橐暂持来法从,皋禽还引上仙图。"

这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古代仙人的引用,表达自己追求高洁脱俗之志。这里的“汉橐”指的是古代仙人所用的葫芦,而“暂持来法从”暗示了诗人向往仙法。“皋禽还引上仙图”则是说诗人希望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能够驾鹤登仙。

"中条侯骑知非远,肯尽都门别酒无。"

最后两句写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这里的“中条侯骑”可能指的是一位地位尊贵的人物,“知非远”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位朋友的深切了解和理解。而“肯尽都门别酒无”则是在说,尽管离别在即,但愿意与友人共饮别离之酒,一醉方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旅途中的怀念之情以及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寄公仪四首(其三)

千里行行近帝都,拍堤新浪喜衔舻。

天涯芳草春过尽,楼北浮云客望孤。

醉倚东风轻万事,梦留沧海阻归图。

为怜何逊多才思,还信休文带减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又寄公仪四首(其二)

又拥双旌去守蒲,波从天上泛归舻。

青云慷慨逢辰早,白发逶迤事主孤。

薄宦多端非我素,清吟终日是君图。

锦江春色年年好,忆把游人醉袖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又寄公仪四首(其一)

紫掖新书换使符,春晴红旆照行舻。

曾持白简风何厉,更伏青规论益孤。

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

闻教双鹤先归去,还到辽城似旧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上元

昔年今日从宸游,綵仗纷纷已御楼。

半夜众星来紫极,一春万火纵丹丘。

玉栏曾侍看山久,翠醁仍酣赐醴优。

锦帐宵寒薰易歇,梦魂直欲到天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