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雨霏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寄远》。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遥远之人的思念之情怀的诗句。
首句“前山极远碧云合”,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远处的山峦在蓝绿色的云雾中交织,给人一种超凡脱俗、遥不可及的感觉。这里的“碧云”不仅是对色彩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第二句“清夜一声白雪微”,则转换了场景,夜晚清凉中传来了轻柔的雪花飘落的声音。这里的“一声”暗示了一种突发而又短暂的情感体验,而“白雪”则是对纯洁、冷淡之美的一种象征。
第三句“欲寄相思千里月”,诗人表达了想要将自己的思念托付给那高悬夜空的明月,希望它能够穿越千山万水,将情感传递到远方。这里的“千里”强调了距离的遥远,而“相思”则是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表达深沉爱恋或乡愁的情感。
末句“溪边残照雨霏霏”,描绘了一幅暮色中的水边景象。黄昏时分,太阳的余晖洒落在潺潺小溪之旁,而细雨如织,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萧索感。这也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尽留恋。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情感真挚而又不失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古代田园诗,也体现了杜牧细腻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怀的特点。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终日求人卜,回回道好音。
那时离别后,入梦到如今。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松寺曾同一鹤栖,夜深台殿月高低。
何人为倚东楼柱,正是千山雪涨溪。
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