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乐

水阁层台,短亭深院,依稀万木笼阴。

飞暑无涯,行云有势,晚来细雨回晴。

庭槐转影,纱厨两两蝉鸣。

幽梦断枕,金猊旋热,兰炷微薰。

堪命俊才俦侣,对华筵坐列,朱履红裙。

檀板轻敲,金樽满泛,纵交畏日西沉。

金丝玉管,间歌喉、时奏清音。

唐虞景,尽陶陶沈醉,且乐升平。

形式: 词牌: 升平乐

翻译

水阁和层层平台,短小的亭子与深深庭院,树木笼罩在朦胧的阴影中。
酷暑无边,浮云有力量,傍晚时分细雨过后天空放晴。
庭院中的槐树投下摇曳的影子,纱厨内外蝉鸣声声。
幽深的梦境被中断,铜炉里的香烟袅袅升起,兰花的香气淡淡弥漫。
足以让才子佳人在此聚会,面对华丽的宴席,穿着红色裙子的女子和身着朱履的男士。
檀木的拍板轻轻敲击,金杯斟满美酒,尽管担心太阳西沉。
丝竹乐器间或伴奏,歌声清脆,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仿佛回到了唐虞盛世,人们沉醉于太平景象,尽情享受欢乐。

注释

水阁:水边的楼阁。
短亭:小型的亭子。
笼阴:笼罩在阴影中。
飞暑:酷暑。
晚来:傍晚时分。
金猊:古代的香炉。
兰炷:点燃的兰花香。
朱履:红色的鞋子。
红裙:红色的裙子。
檀板:檀木制的拍板。
金樽:金制的酒杯。
陶陶:形容欢乐的样子。
升平: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夏日庭院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室内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水阁层台,短亭深院,依稀万木笼阴。" 开篇即以壮丽的建筑群落和浓郁的自然景观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庭院画面,其中“水阁”、“层台”、“短亭”、“深院”等词汇,营造了一种层次丰富、空间开阔的感觉。而“依稀万木笼阴”则透露出夏日树木繁茂,浓荫如织的氛围。

"飞暑无涯,行云有势,晚来细雨回晴。" 这几句诗通过对气候变化的描写,传递了夏季多变天气的情景。“飞暑”形容炎热,“行云有势”则是云彩游动,有其自然之态。接着“晚来细雨回晴”描述了一场及时雨后天气迅速转晴的过程,这些都是夏日常见的景象。

"庭槐转影,纱厨两两蝉鸣。" “庭槐转影”可能指的是槐树在庭院中投射出摇曳的影子,而“纱厨两两蝉鸣”则描绘了蝉虫在纱窗间穿梭,发出悦耳的鸣声,这些细节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感。

"幽梦断枕,金猊旋热,兰炷微薰。" 这里的“幽梦断枕”表达了一种醒来后对美好梦境的留恋。而“金猊旋热”、“兰炷微薰”则是室内生活的一幕,诗人享受着熏香带来的温暖与舒适。

"堪命俊才俦侣,对华筵坐列,朱履红裙。" 这几句描写的是一场文人的聚会,“堪命”指的可能是请客人入席,“俊才俦侣”则形容出席的都是年轻有为之士。而“对华筵坐列”、“朱履红裙”更具体地展现了宴席上的景象,其中“华筵”应指的是精美的筷子,而“朱履红裙”则是对女性装扮的描绘。

"檀板轻敲,金樽满泛,纵交畏日西沉。" “檀板轻敲”可能是一种乐器演奏的细节,“金樽满泛”则形容酒宴上的盛况。而“纵交畏日西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惜别之情。

"金丝玉管,间歌喉、时奏清音。" 这里通过乐器演奏的情景,强调了一种文化生活的雅致和高品质。诗人用“金丝”、“玉管”来形容乐器,再以“间歌喉”、“时奏清音”表现了音乐的美妙与动听。

"唐虞景,尽陶陶沈醉,且乐升平。" 最后几句诗则是对整个场景的一种总结和情感的抒发。“唐虞景”可能指的是古代盛世的情境,“尽陶陶沈醉”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完全沉浸。而“且乐升平”则传递出一种期待和祝愿,希望这份美好的生活能够持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室内生活、社交宴席等方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化的夏日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

吴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西岩院

幽村分野径,胜地绝浮埃。

殿闭烟霞静,门临水石开。

日斜山影背,泉落雨声来。

故里经年别,祇园首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龙潭石

云山隐隐草芊芊,水色迷离怪石边。

百啭黄鹂消永日,千寻白练映长天。

竹垂清露添诗砚,燕蹴飞花落舞筵。

林外不知春雨歇,正宜携酒望前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鹿苑寺壁间记鲁简肃公罗汉见梦事

是法本平等,无怠亦无敬。

如何證无生,却来见参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敬]韵

拟古

平原一遗老,九重未知名。

临危观劲节,相视胆为惊。

折陊犹举手,吁天闵无成。

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

亦有布衣人,烈烈死弥贞。

回风惜往日,辉映岂独清。

滔滔肉食辈,泚颡徒吞声。

我闻同志士,野祭激高情。

配享遗斯人,忧心每如酲。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