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春明作》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自疑麟篆久尘埃,岂亦曾经葱肆来”,诗人以“麟篆”比喻自己的才华或理想,感叹它们仿佛被尘埃覆盖,长久地被遗忘。接着以“葱肆”比喻世俗的繁华与诱惑,似乎在问自己是否也曾被这些所吸引,迷失了自我。
颔联“明是无人解鬼语,妄云此子不仙才”,诗人直抒胸臆,认为自己明明有着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见解,却无人理解,甚至有人妄言自己不具备超凡脱俗的能力。这里既有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也有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
颈联“去从鹃借三更月,幻作龙拿一部雷”,诗人以“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三更月”则暗示着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他想象着借助时间的力量,幻化出如龙般的雷霆,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内心力量的决心。
尾联“天定未忘三债却,好烦铁研为相催”,诗人似乎在说,尽管外界的误解和挑战不断,但上天并未忘记他的承诺与责任。他渴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如同用铁研磨砺,最终达到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