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收仲寺丞挽诗(其一)

元祐名卿后,甘盘旧学臣。

肯堂真有子,论世岂无人。

仕至二千石,年垂八十春。

哀荣子毋憾,全福更谁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为丁收仲寺丞所作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故友的敬仰和对其生涯的感慨。诗中首先称赞丁收仲作为元祐名卿之后,坚守传统学问,是一位有深厚学术根基的人。接着,诗人肯定丁收仲在世时的德行和影响力,暗示他在社会上有识人之明。诗中提到丁收仲官至两千石,可见其仕途显赫,而年纪已近八十,堪称高寿。最后,诗人表达对丁收仲的哀悼之情,认为他的一生既得高位又享高寿,实属难得的荣耀,无人能及,以此安慰亡者的家人,认为丁收仲的人生无憾,福分之全堪称世间少有。整首诗情感深沉,对逝者充满了敬意和惋惜。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十月十六日发南昌下半月过建康便风顺流日行二百里舟人云未有如此速者

钟陵一水下金陵,轻舸何劳半月程。

千里快风冲雪浪,一天寒日弄霜晴。

天公有意如相念,川后安流自不惊。

料得还家时节近,买羊沽酒互逢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不寐

独卧虚斋百念衰,枕边犹有数枝梅。

青灯看尽愁肠断,画角吹残旅梦回。

发为忧时浑欲雪,心存报国未全灰。

功名蹭蹬身先老,那更骎骎急景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丐祠得请喜而有作示介卿(其二)

人心轻万仞,吾志在兼山。

知止今真止,求閒复得閒。

天应念衰病,人免笑痴顽。

二老风流在,何妨日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丐祠得请喜而有作示介卿(其一)

多病身先懒,閒居乐有馀。

山林真可老,故事未应疏。

性与禽鱼适,身便水竹居。

非无轩冕志,吾亦爱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