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静地独登临,虚闲称此心。
猿声过木少,花影入池深。
春殿依残日,晴烟散远林。
因思南岳寺,长起石床吟。
这首宋朝僧人释斯植的《山居怀旧隐》描绘了诗人独自登山时的静谧与禅意。首句“静地独登临”展现了诗人选择在宁静之地独自欣赏风景,体现了他的内心追求和对孤独的享受。接着,“虚闲称此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心境空灵的状态感到适宜。
“猿声过木少,花影入池深”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幽静,猿猴的叫声稀疏,花影倒映在深深的池水中,显得格外宁静。诗人借助这些细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
“春殿依残日,晴烟散远林”描绘了夕阳下山殿的景象,晴空中的轻烟逐渐消散于远方的树林,画面富有诗意,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禅定中的时间感。
最后,诗人“因思南岳寺,长起石床吟”表达了对过往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禅修灵感,常常坐在石床上吟咏诗句,流露出对旧日修行生活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禅宗意蕴。
不详
山寺闭脩竹,偏宜静者居。
观空心已悟,集理事常虚。
日月供吟笔,乾坤入草庐。
何如钓台叟,得计在樵渔。
对雨吟方稳,西风忽晚晴。
野花沿涧白,秋意入帘清。
浅水藏鱼影,重林隔磬声。
是非尘外事,谁可继高名。
静极青山里,松花满石床。
春风思华岳,夜雨梦潇湘。
人影归林薄,猿声出涧长。
心如无别事,同此闭闲房。
吴楚昔曾游,凄凉满客舟。
因思千古事,空起十年愁。
目尽他山少,江流远地秋。
今宵犹有月,不似庾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