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温公挽词四首(其一)

白发三朝旧,青山一布衾。

封章留帝所,德泽在人心。

未起讴吟切,来归顾托深。

杨公不久住,天意定难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纪念司马温公(司马光)而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司马光的深深敬仰和哀悼之情。

"白发三朝旧",描绘了司马光历经三朝的忠诚与资历,他的白发见证了他为国事操劳的岁月。“青山一布衾”,以青山比喻司马光的高尚品格,即使去世,其精神犹似永恒的青山,覆盖着简朴的寿衣,寓意其清廉无私。

"封章留帝所,德泽在人心",赞美了司马光的政绩和美德,他的奏章留在朝廷,他的恩德却深入人心。"未起讴吟切",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即使他在世时,人们就因他的才华和贡献而歌颂。

"来归顾托深",指司马光在生前受到人们的深深信赖和倚重,人们将重要的事务托付给他。“杨公不久住,天意定难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司马光突然离世的悲痛,暗示天意难以违抗,让人难以接受。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深沉的挽词,展现了司马光作为贤臣的形象和人们对他的深切哀思。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其二)

决策传贤际,危言变法初。

纷纷看往事,一一验遗书。

富贵终何有,清贫只自如。

西州不忍过,行哭便回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其三)

区区非为己,恳恳欲忘生。

力尽心终在,身亡势亦成。

遗民抛剑戟,故老半公卿。

魏丙生前友,俱传汉相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其四)

少年真狷浅,射策本粗疏。

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馀。

流离见更化,邂逅捧除书。

赵孟终知厥,他人恐骂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外孙文骥与可学士之孙也予亲教之学作诗俊发犹有家风喜其不坠作诗赠之

已矣石室老,奄然三十年。

遗孙生不识,妙理定谁传。

孔伋仍闻道,贾嘉终象贤。

文章犹细事,风节记高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