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八)

湖面初惊片片飞,樽前吹折最繁枝。

何人会得春风意,怕见梅黄雨细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湖面上忽然看见一片片花瓣飘飞,酒杯前梅花被风吹落最多枝头。
又有谁能理解这春风的意味呢,只因害怕见到那梅雨时节,黄梅细雨纷飞的时候。

注释

湖面:水面。
初惊:初次惊讶。
片片飞:花瓣飘落。
樽前:酒杯前。
吹折:被风吹落。
最繁枝:最多枝头。
何人:谁。
会得:理解。
春风意:春风的意味。
怕见:害怕看到。
梅黄雨细时:梅雨时节,黄梅细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湖面风光图景。"湖面初惊片片飞",形象地表达了花瓣随风飘落的情状,给人以美丽如画的感觉。"樽前吹折最繁枝"则是诗人细腻地描写了春风轻拂下的梅枝,在酒樽之前似乎更显得繁茂。这里的“吹折”既可以理解为春风轻轻摇动梅枝,也隐含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仿佛在赞美梅花的坚韧不拔。

"何人会得春风意"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春天生机和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感悟。春风,是万物复苏的象征,它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给人以无限遐想。诗人在这里似乎在探寻,谁能真正理解春风所蕴含的美好与哲理。

"怕见梅黄雨细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可能被细雨打湿而失去色彩的担忧。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事物脆弱性的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的珍惜和不舍。细雨中的梅黄,虽然也是春天的一种景象,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有些许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湖面、梅花和春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审美观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九)

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寒梅似与春相避,未解无私造物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十)

北客南来岂是家,醉看参月半横斜。

他年欲识吴姬面,秉烛三更对此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词源滟滟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

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形式: 古风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其一)

夜半幽梦觉,稍闻竹苇声。

起续冻折弦,为鼓一再行。

曲终天自明,玉楼已峥嵘。

有怀二三子,落笔先飞霙。

共为竹林会,身与孤鸿轻。

秀语出寒饿,身穷诗乃亨。

禅老复何为,笑指孤烟生。

我独念粲者,谁与予目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