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题屈氏园

密树烟深绿映门,入门清绝隔嚣尘。

须知泽畔行吟客,便是林间散发人。

山色满楼何处尽,花香过酒逐番新。

东风时引閒云到,留作轻阴欲驻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茂密的树林深处绿意盎然,映照着门户,进门后清静无比,远离尘世喧嚣。
要知道,这里曾有在水边独自吟咏的诗人,就像隐居山林、不拘小节的人。
山色装点的楼阁,何处才见尽头?花香随着美酒,每饮一杯都带来新的芬芳。
春风时常引来悠闲的云朵,它们停留在这,似乎想留住春天的轻盈阴凉。

注释

密树:茂密的树木。
烟深:树林深处的雾气。
泽畔:水边。
散发人:指不拘小节、自由自在的人。
山色满楼:山色映照在楼阁上。
逐番新:每一次都带来新的感受。
东风:春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幽静的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密树烟深绿映门”中的“密树”形容树木茂密,“烟深绿”则是春日里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映门”则暗示这片园林被这些绿意浓郁的树木所环绕,营造出一派幽静之感。第二句“入门清绝隔嚣尘”中的“入门”即是进入这片园林,“清绝”形容一种脱俗超凡的境界,“隔嚣尘”则意味着园中与世间喧嚣相隔离,呈现出一片清净之地。

第三句“须知泽畔行吟客,便是林间散发人”中的“须知”即是要知道,“泽畔”指的是水边的地方,“行吟客”形容诗人在这园中漫步吟咏,“便是林间散发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他不再是一位普通的过客,而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

第四句“山色满楼何处尽,花香过酒逐番新”中的“山色满楼”形容山色的美丽如同覆盖了整个楼宇,“何处尽”则表达了一种无限延伸的意境,“花香过酒”形容的是花朵的芬芳胜过了美酒,“逐番新”则是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呈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无尽的赞美和享受。

最后两句“东风时引閒云到,留作轻阴欲驻春”中的“东风时引閒云到”形容的是春日里那阵阵温柔的东风带来了绵密的浮动之云,“留作轻阴欲驻春”则是诗人希望这份宁静和美好能够长久,留住春天,让其停驻在这个园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融合,以及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蝉(其三)

地僻小园静,群木阴交浮。

蝉声忽入耳,物意飒惊秋。

嘒嘒促徂暑,西风动萧飕。

满林青青叶,渐有摇落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蝉(其一)

委蜕疏竹根,舒翼高梧枝。

攀缘择阴翳,意求物弗知。

清晓喜零露,晴昼弄凉飔。

长吟不能休,自喜方得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蝉(其二)

转丸能升高,藏丸必穴深。

么形感气变,默得幽憩心。

遇冬潜厚地,应暑登高林。

仙术尔何知,动静役阳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孤鹜

孤鹜何时失旧群,空郊迥立如长人。

疾风拂地忽惊顾,欲起不起低昂频。

辽东八月霜气早,万里旅飞来南宾。

云间翩翩羽相接,沙上雍雍情更亲。

空江误骇虚弦响,飘乱哀惊争爱身。

仓皇离散意奔翥,形迹漂零心苦辛。

拳曲悲鸣求遗穗,稻粱收尽原野贫。

暮天萧条侣影过,侧头仰望空伤神。

想能高鶱投别伴,思故未忍重求新。

会向北归却相见,当看刷翮向前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