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月岩

涵虚一境绝人烟,挂星贯月栖羽仙。

移来海上三岛地,唤作人间几洞天。

追游有客骖鸾凤,满座清光延兔蟾。

举头耿耿照不寐,料想无人醉欲眠。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这里是一片与世隔绝的水域,星辰月亮映照着仙鹤栖息的仙境。
这片仙境被移到了海上三岛之地,人们称它为人间的几处洞天福地。
有游客在这里追逐游历,乘坐鸾凤般的神兽,清光满座,邀请兔月共赏。
抬头仰望,明亮的光芒让人难以入睡,猜想这里恐怕无人能沉醉到想要睡觉的地步。

注释

涵虚:形容水面宽阔,空灵如镜。
绝人烟:远离人群和尘世。
挂星:星辰倒映在水中。
贯月:月亮穿过天空。
栖羽仙:栖息的仙鹤或比喻超凡脱俗之人。
三岛地:传说中的海上仙岛。
洞天:指隐秘而美丽的仙境。
骖鸾凤:驾驭鸾鸟和凤凰,象征神仙出行。
兔蟾:指月亮和兔子,常用来形容清冷的月夜。
耿耿:形容光线明亮,难以入睡。
醉欲眠:喝醉了想要睡觉,这里形容极度的寂静。

鉴赏

这首宋诗《和月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仙境画面。首句"涵虚一境绝人烟",写出了月岩所在之地的空灵与超凡,仿佛与世隔绝,只有月色笼罩的虚无之境。"挂星贯月栖羽仙"进一步渲染了月岩的高洁,星辰月亮映衬下,似乎有仙人在此栖息。

"移来海上三岛地,唤作人间几洞天",诗人将月岩比作海上的仙岛和人间的洞天福地,暗示其非凡的地理位置和超脱尘世的氛围。"追游有客骖鸾凤",想象有人乘着鸾凤在月岩周围遨游,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满座清光延兔蟾",清辉洒落,月兔和蟾蜍也加入这宁静的夜宴,增添了月夜的生动与祥和。最后两句"举头耿耿照不寐,料想无人醉欲眠",诗人抬头仰望明月,沉浸在月色中难以入眠,表达了对月岩美景的深深陶醉和留恋。

整体来看,赵希逢的《和月岩》以月岩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月夜的静谧、神秘和超凡,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追求。

收录诗词(168)

赵希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头巾

休言抱道更怀才,大叫天门云欲排。

独自一冠犹屡变,事几何以禦方来。

形式: 七言绝句

和平政桥

潮之距京数千里,长短邮亭几屈指。

脚踏富沙路恰分,山傍云飞峰乱起。

低头万里瞰长江,如羊很石争跳梁。

篙师骈首帽裹黄,舟行如飞电掣光。

褰裳浅不比涉洧,舍安就危岂得计。

何人鞭石压涛惊,巨川不假舟楫济。

俶谋计直凡几缗,千柱津梁谈笑成。

遂令深谷化平陆,飞翚直上凌空青。

行尽吴头并楚尾,多少风光经眼底。

胜绝未有如此桥,虹光映水洞表里。

春来雨涨添洪波,波底森森剑戟罗。

群鱼拨剌惯砰磕,跃水欲作龙腾梭。

未寒石捲浪花雪,清晓日浴金盘赤。

更如鏖战万鼓鸣,俯观颜容变行客。

人间无限事不平,吞恨饮气那能名。

谁能似此翻长舌,日夜怒号如诉声。

形式: 古风

和江上双舟催发

沧茫万顷不计阔,仙槎曾泛天宫阙。

至今风浪卷长空,破浪飞帆何处发。

落鹰飞兔注急湍,千丈皑皑涌雪山。

相忘鸥鹭惯舟楫,荡漾随流下小滩。

晚来两两帆相续,牙樯拄定孤轮玉。

寒冰冷浸一江秋,分明写出潇湘轴。

形式: 古风

和百舌

四序循环机不息,百花独梅先占得。

纷纷红紫未动头,飞蝶游蜂圣得识。

数声啼破枝头春,来从何处绿杨阴。

黄鹂钳口燕无语,是甚娇声敢啭禽。

梨花院落如飞雪,百样间关调巧舌。

工兼众语媚韶华,一部笙簧长按节。

东君拂袖赏音稀,寂寞无言蒿下飞。

一春滕口说底事,徒尔贻笑诸羽衣。

人生可以直则直,万言万当岂如默。

三年不鸣忽一鸣,惊动东西与南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