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序循环机不息,百花独梅先占得。
纷纷红紫未动头,飞蝶游蜂圣得识。
数声啼破枝头春,来从何处绿杨阴。
黄鹂钳口燕无语,是甚娇声敢啭禽。
梨花院落如飞雪,百样间关调巧舌。
工兼众语媚韶华,一部笙簧长按节。
东君拂袖赏音稀,寂寞无言蒿下飞。
一春滕口说底事,徒尔贻笑诸羽衣。
人生可以直则直,万言万当岂如默。
三年不鸣忽一鸣,惊动东西与南北。
这首宋诗《和百舌》由赵希逢所作,通过对四季更替中梅花的独特绽放,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诗人以“四序循环机不息,百花独梅先占得”开篇,赞美梅花在万物复苏之前傲然开放,象征着坚韧与早春的气息。
接下来,“纷纷红紫未动头,飞蝶游蜂圣得识”一句,通过描写蝴蝶蜜蜂对梅花的亲近,进一步凸显梅花的与众不同。诗人以“数声啼破枝头春”描绘百舌鸟的鸣叫,暗示春天的到来,而“来从何处绿杨阴”则增添了神秘感。
“黄鹂钳口燕无语,是甚娇声敢啭禽”两句,对比黄鹂和燕子的沉默,突出百舌鸟婉转的歌声,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梨花盛开的场景被比喻为“飞雪”,“百样间关调巧舌”形容百舌鸟的歌唱技巧高超。
“工兼众语媚韶华,一部笙簧长按节”运用音乐的意象,赞美百舌鸟如同音乐家般为春天献唱。然而,“东君拂袖赏音稀,寂寞无言蒿下飞”又流露出一种清冷之感,暗示百舌鸟的鸣叫虽美,但欣赏者寥寥。
最后,“一春滕口说底事,徒尔贻笑诸羽衣”表达了诗人对于百舌鸟突然鸣叫的疑惑,认为它的鸣叫可能并无实际意义,只会引来他人嘲笑。然而,“人生可以直则直,万言万当岂如默”借百舌鸟的鸣叫,引出人生的哲理:有时候沉默比多言更有力量。
全诗以百舌鸟的鸣叫为线索,寓言式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语言优美,富有深意。
不详
债甘偿道路,脚惯踏江村。
蓦地心生愧,何人日掩门。
安贫居陋巷,无事对清樽。
我亦动思静,此怀与谁论。
禀受天香兼国色,一枝漏却春信息。
断桥寂莫黄昏时,何人前村雪里归。
五出六出誇两样,只将一眼为识赏。
相看如昨不世情,超然风度不与京。
有时冷浸月华白,不学寿阳点宫额。
四时留得伴眼前,不妨长作陇头客。
门外数声风动竹,知是客来憩舆辐。
嫣然一笑为谁开,眼前喜见人如玉。
奚奴侧背□锦囊,共看娇容理蟹筐。
可堪清晓正凝霜,冰箸入手生寒芒。
袜尘微动缫车索,三尺龙孙横左握。
初方一缕渐如纶,衮衮不断巧绵络。
沿淮土旷人更稀,未冬寒风已透帏。
闲田不种木棉树,卒岁可怜无褐衣。
岭南弥望无处著,堪与梨云同寞寞。
收来比屋机杼鸣,谁复号寒叹落魄。
孤忠烈日与秋霜,千古英魂在水央。
掩卷长吁悲往事,挑灯痛饮坐寒窗。
始终与国当同戚,愤抑沉身亦近狂。
狼跋等诗今可覆,怡然意味最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