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草焚来应见史,橐金散尽只留书。

形式:

鉴赏

这两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朱公谌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在面对政治腐败和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心境。"谏草焚来应见史"中的“谏草”指的是古代直言进谏之人的文书,这里形象地比喻为随风飘散的草,意味着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但这些关切如同随风消逝。"应见史"则表明诗人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历史所记录。

"橐金散尽只留书"中的“橐金”指的是古代官员携带的一种钱袋,这里象征着物质财富和权力。"散尽"意味着这些东西都已经耗费殆尽,而"只留书"则表明在诗人看来,唯有文化、学问或是文字作品才是永恒的,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整体上,这两句话通过对比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不同命运,抒写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面对世事无常时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

朱公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吴郡志》卷二八)。景祐四年(一○三七),为海宁州盐官令。宝元二年(一○三九),权海宁州书记。康定元年(一○四○),再任盐官令。历知彭州、广济军。神宗熙宁八年(一○七五),知舒州。仕至光禄寺卿。事见《乐圃馀稿》卷九《朱氏世谱》

  • 字:成之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相关古诗词

题湘湖

世路羊肠淹客游,尘缨来此濯清流。

半窗修竹翠含雨,一片澄湖冷浸秋。

地僻莓苔侵石几,机忘鸥鹭近渔舟。

夜凉酒醒未能睡,诗句欲成搔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神灯

昔向长老说,北山有神灯。

六月神初度,邑人竞高登。

夜深无消息,忽其见崚嶒。

璀璨作奇葩,点缀横玉绳。

渐渐出阴壑,两两度松藤。

乍明既倏晦,此没或彼兴。

光中若有人,前后相参承。

久久乃散去,各自为侪朋。

神意会群望,欢尽车方升。

我家枕朔冈,梦寐云气腾。

日暮启窗户,挥扇却炎蒸。

跂于默一祝,祥光来相应。

体大赤杲日,中莹融明冰。

此乃少为贵,群嘱当未曾。

再拜灯复出,照我心渊澄。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百里欢声歌扇底,万家和气酒杯中。

形式:

芭蕉

剪得西园一片青,故将来此恼诗情。

怪来昨夜窗前雨,减却潇潇数点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