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何不至

凤鸟何不至,碧梧空好枝。

百世一巢阿,千年一鸣岐。

虽云有其名,谁得常见之。

余生去古远,仰愧闻而知。

仲尼叹吾已,楚狂歌德衰。

燕雀争高骞,白日喧枭䲭。

箫韶在虞廷,此物当来仪。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名为《凤鸟何不至》。诗中以凤鸟为喻,表达了对贤才难遇、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首句“凤鸟何不至”,以凤鸟象征贤能之士,表达了对这些人才未能出现的疑惑与期待。接着,“碧梧空好枝”描绘了梧桐树上空无一鸟的景象,暗喻着贤才虽有才能,却无人赏识或任用,只能孤独地等待机会。

“百世一巢阿,千年一鸣岐”进一步强调了凤鸟(贤才)的稀有与难得,每百世或许才能出现一位,每千年或许才能发出一次鸣叫。这不仅突出了凤鸟的珍贵,也暗示了社会上贤才的稀缺。

“虽云有其名,谁得常见之”则表达了对凤鸟虽有名声,但现实中却难以见到的无奈。这不仅是对现实的讽刺,也是对当时社会缺乏真正贤才的批评。

“余生去古远,仰愧闻而知”表明诗人感叹自己生活在远离古代的时代,无法亲眼见证凤鸟的出现,内心充满了遗憾和愧疚。这里既有对古代贤才的怀念,也有对自己身处时代不能遇见真正人才的自责。

“仲尼叹吾已,楚狂歌德衰”引用孔子和楚狂的典故,表达了对道德衰败、人才凋零的忧虑。孔子感叹自己已老,无法再见到真正的贤才;楚狂则通过歌唱表达对道德沦丧的不满。

“燕雀争高骞,白日喧枭䲭”运用对比手法,将燕雀与枭䲭进行比较,前者代表了普通人的追求,后者则象征着社会中的恶势力。这一对比揭示了社会中良莠不齐的现象,以及普通人与恶势力之间的冲突。

“箫韶在虞廷,此物当来仪”最后两句引用了古代音乐与礼仪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和对贤才到来的期待。箫韶是古代的宫廷音乐,虞廷则是传说中舜帝治理天下的时期,象征着和谐与繁荣。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看到像凤鸟一样杰出的人才,为社会带来和平与进步。

综上所述,《凤鸟何不至》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引申,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贤才难遇、社会道德衰败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问天

颜渊短于命,盗蹠终以寿。

贞廉迫齑盐,淫富酒肉臭。

奸凶恶不报,良善吉罔佑。

兰蕙花易衰,萧艾根易茂。

虽云物有数,天意实大缪。

赋予亦既偏,视听复贸贸。

是非竟何在,斯理孰可究。

问天天不言,纳纳自昏昼。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螳螂捕蝉歌

蜘蛛网破蜻蜓走,燕子穿花避鸦舅。

幽人睡起静中观,更有蝉声在高柳。

螳螂捕蝉蝉未知,黄雀又拟螳螂后。

儿童调黐欲黏雀,竿动雀惊儿缩手。

须臾螳螂亦引去,彼蝉蚩蚩得无咎。

世间万事无不然,人或设机天却否。

莫将閒虑挂眉头,不如且进杯中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采桑曲

清晨采桑露如雨,妾身本是良家女。

使君有妇妾有夫,妾请使君听妾语。

人生节义重移山,一女二夫非等閒。

秋胡黄金道旁意,直见生死嫌疑间。

不惜朱颜镜中老,只恐蚕多叶稀少。

蚕多叶少蚕苦饥,蚕少不堪衣债讨。

朝桑暮桑欲如何,缫车未停催上梭。

无心巧妆浓画蛾,镜台蛛丝萦网罗。

形式: 古风

存介斋箴

人或未然,我审其几。人图已然,我防其微。

静而能虑,动则弗违。避恶如仇,从善如归。

毋蔽尔明,视于无形。毋塞尔聪,听于无声。

悔吝先觉,咎从何生。是谓存介,慎保令名。

形式: 四言诗